关于上海市新杨中学的党政融合式发展性督导报告

2022年03月02日 来源: 上海普陀

根据《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组发〔2016〕17号)《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和《普陀区教育督导工作规程》等法规和文件的精神与要求,2021年10月26日至27日,普陀区教育系统党政融合督导组对上海市新杨中学进行为期两天的融合式发展性督导。督导组全体人员通过审阅学校发展规划、听取学校自评报告、查阅相关资料、巡视校园环境、观课(21节)、干部教师访谈(47人次)、学生座谈(22人次)、问卷调查(教职工91份,家长843份,学生100份,党建方面教职工问卷84份)、听取社区意见等途径获取信息,形成以下报告。

上海市普陀区新杨中学的基本情况为: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在编教职工94人(党员34人占36.2%)。学校党组织从党管办学方向、党管教育改革的高度,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从实际出发,逐步确立了“尊重--为每位师生充分发展适切服务”办学理念;学校注重以规划引领学校发展,发挥家校社联盟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四航”德育课程落实办学理念,开展“五尊重教育”行动研究,完善校本“金色少年”课程体系;学校教科研内容紧贴学校发展现实状况,成果突出。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明校园、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普陀区教育系统四星级党支部、普陀区体教结合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一、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把准方向培养骨干人才,激励干部党员勤勉奉献

学校党组织工作努力夯实基础、健全制度、落实责任,被授予教育系统“四星”党支部。

一是党组织强化政治功能,引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党支部通过每年的“师德建设月”、“教师节庆祝表彰”系列活动及持续14年“十佳爱生模范”与“十佳尊师标兵”的评选活动表彰先进人物、宣传感人事迹,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

二是健全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机制,科研引领有实效。学校党组织建立理论学习“六个一”、阶段性主题教育“四个一”机制,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科研引领,推进市级课题《基层党组织推行﹤党员手册﹥开展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研究,成为普陀区第六届党建实验基地。积极开发党课资源、讲授党(团)课、开展“四史”教育与学科融合的实践研究,《红色热土 河湾文化 精神感召》获区系统“四史”学习教育“十佳”党课。

三是用规划引领干部队伍建设。学校党支部聚焦干部综合素养和核心能力的提高,关注落实中层干部教育培训,项目压担,促进干部岗位成才,有多名中层干部被普陀教育工作党委提拔任用。

(二)“尊重教育”渐成核心理念,办学成效获得认可

学校坐落在桃浦地区,生源基础较一般,但全体老师没有怨言,踏实努力,办学成果取得社区和家长的认可。

一是学校办学理念有特色。学校传承“尊重——为每一位师生的充分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并不断丰富内涵和外延,倡导 “育人为本,尊重为贵”的教育理念,逐步形成了以“尊重”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学校规划内容比较全面,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明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检测性。教职工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对规划的知晓度和认同度比较高。

二是规范地做好规划的制定、落实和评估工作。学校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制订了学校章程和学校发展规划以及各类规章制度,形成了“章程+加制度”的管理体制。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方式相结合,党政协同,制定了适合校情的发展规划,并经教代会审议通过,符合民主程序。学校通过制定专项行动计划和学校工作计划全面实施规划,并从过程监控、校内监督、校外监督等方面建立了规划的自我评估机制,有效保障了规划实施的有效性。

三是以“尊重教育”为核心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立足校情,营建校园主题文化园,用感恩长廊、艺术长廊、励志长廊、风采长廊、科技智慧园景文化等五个方面的硬件环境来营造环境育人的氛围。在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学校围绕“尊重教育”的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尊重,懂得尊重,树立人生坐标、培养生命情怀。观课发现,教师在课堂内能够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差异、学习能力差异,努力追求因材施教。

(三)科研引领教学改革 技术应用赋能课堂

学校教科研对尊重教育、基于数字教材的初中数学课堂变革、四步导学教学、四航课程建设等专题进行了多年实践研究,提升了教师主动研究的意识与能力。学校被评为“普陀区十三届科研先进单位”。

一是学校教科研管理定位准确,研究价值取向明确。以“校本科研”为抓手,以点带面全员参与,学校科研课题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幅提升, 2016年至今学校由骨干教师主持的研究课题就有23项,市级课题《基于数字教材的初中数学课堂变革实践研究》成效显著。学校科研致力于服务教师专业发展,一批优秀的研究型教师脱颖而出。2017年学校以区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五尊重教育”的行动研究》为师德类校本主题,全体班主任参与案例研究,最终形成《新杨中学“五尊重教育”案例集》。

二是着力形成机制,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以“重点培养、焦点提升、全面发展”为工作指导思想,以“三大工程”为抓手,通过新手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的分层带教,以校本研修为突破口,开展师德素养课程和实践体验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如:“四步导学教学设计”“小课堂平台下微视频的运用”“技术助力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等,以“新杨中学教师互助发展协作工程”为重点项目,通过“有任务、有守则、有保障”的师徒带教,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团结合作、敬业奉献、务实创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2019年至今举行市区级公开教学7堂课,取得市、区荣誉51项,区级以上论文发表33篇。

(四)丰富学校课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通过“四航系列”德育课程,通过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力求把“五育并举”落到实处。

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形成德育特色课程。学校从课程建设、实践活动、家校合力等方面积极作为,关心学生团组织、少先队组织和学生HS梦想团队的组织建设,通过学生研学、入团入队仪式、学农军训等活动广泛开展思想信念教育。创设成长启航、责任导航、青春护航和励志远航的“四航”德育课程,开展“社会考察、公益劳动、职业体验和安全实训”四大板块的德育活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综合素养。

二是课程教学符合国家标准,依法依规设置校本课程。学校注重夯实基础课程,积极开发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构建了富有新杨中学特色的“金色少年”课程体系,学校是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和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体育传统特色校,加之开设民乐队、车船模、头脑OM和机器人等项目,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成长舞台。

三是丰富节庆活动,校园文化受到学生欢迎。学校开展校园文化节、红歌会、悦舞台主题专场等主题活动,通过“开学典礼、入学仪式、升旗仪式、入团仪式、毕业典礼”等传统活动,营造“绿色人文”德育新生态。在教师问卷可以发现有97%的教师认可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96%的学生喜欢学校,并且有100%的学生表示教师尊重学生。

二、问题与建议

(一)学校党支部和工会都存在不按相应的章程规定如期开展换届改选工作的现象,组织体系建设较为薄弱。在教师队伍流动中党员教师流出占比较大。

建议:1.本学期党支部已经启动换届选举工作,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相关要求,规范做好党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党组织要从职能上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按照工会法相关要求领导、指导好工会的按时换届工作。2.希望学校党组织进一步完善党管人才机制。构建、探索“双联系”制度,提升把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力度和效度。3.坚持把党员管理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尊重党员个性,发挥党员党性先锋模范作用,培育学校党建发展的特色。

(二)学校面临““十四五””发展的诸多新的挑战,从目前现状看学校的办学特色不够凸显,在新一轮发展规划中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创建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匹配的重点发展项目。学校德育工作有亮点有积淀,需要进一步深化内涵,作为办学理念的有力支撑。

建议:1.深入研究新时期教育教学相关政策与要求,做到在传承中求创新,合理定位,丰富规划内容。将学校特色建设和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新一轮发展规划中设置1-2个核心项目,开展深入系统的行动研究,进一步加强学校特色建设。2. 进一步厘清“尊重教育”的基本内涵,理顺“尊重环境、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己、尊重科学”之间的逻辑关系。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深入思考学校的德育框架,完善“绿色人文”德育的内涵,并和“金色少年”培养目标相匹配,明确德育工作的发展方向。3.学校有独特而富有个性的办学理念--“尊重教育”,在不同层面开展的“五尊重教育”也有其独创性,要加强项目支撑,将原有的“四航”德育课程教育由德育系列课程进一步拓展成学校文化核心课程,并统整到学校发展的主要项目之中。

(三)学校教师队伍的特点是高学历、年轻化,但高级职称人数不多、优秀教师在区级层面有影响力的数量不多,教师素养能力差异较大,发展机会不够均衡。校园巡视和观课中发现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性不够,“四步导学”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未能明显体现。课堂上师生互动活动不够充分,对学生的管理不够规范。

建议:1.充分了解分析教师发展需求,搭建多渠道的培养平台,引领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借助第六轮区教师专业发展团队的运作,鼓励教师主动申报团队学员,走出去学习拓宽视野;进一步运用好“桃浦联合体评优展示活动”、“区新蕾杯”等平台,在“双新、五育融合、适合教育、大思政”等背景下积极开展各类教学交流展示活动;继续聘请专家来校指导,以高水平引领高质量发展。2.切实落实“双减”要求,以提升作业质量为抓手,压实教学规范化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规范性。学校要加强对教学的基础管理,跟进校本教研的开展,及时检查、反馈课堂教学的成效,对作业管理加强指导和监督。3.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着力培养以解决自身教育教学问题为目标的大众化科研力量,打造层次化的教育科研队伍。“四步导学”等科研成果,可以转化为教师校本培训的课程内容,使教师在课堂中主动加强教学互动,自觉改变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