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市普陀区朝春中心小学的融合式发展性督导报告

2021年09月29日 来源: 上海普陀

根据《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组发〔2016〕17号)《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普陀区教育督导工作规程》等法规和文件的要求,2021年5月11日至13日,普陀区教育系统党政融合督导组对上海市普陀区朝春中心小学进行为期三天的融合式发展性督导。督导组全体人员通过审阅学校发展规划、听取校长自评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巡视校园环境、观摩学校社团活动、观课(64节)、干部教师访谈(35人次)、学生座谈(22人)、教工问卷(139份)、家长问卷(1440份)、学生问卷(167份)、听取社区意见等途径获取信息,经过分析、讨论、汇总,形成以下报告。

朝春中心小学的基本情况为:现有学生1681人,班级46个,在编教职工142人(其中,党员43名)。学校在《五育融合 全面发展—上海市普陀区朝春中心小学五年发展规划》(2019年9月—2024年8月)引领下,确立了“办一所质量稳定,开放包容,特色鲜明的具有现代学校特质的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的学校发展目标。学校积极探索新时代学校治理方式,为新时期大型学校持续发展、提质增效提供了有益经验;构建《六+课程》体系,为培养“做一名全面发展,健康第一,学有所长的新时代好少年”提供了丰富性、可选择的载体;积极发挥市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的作用,努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成效明显,素质教育成果丰硕,连续十一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2019-2020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校园,还先后获得国际生态绿旗学校、全国红旗大队、全国美育实验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上海市新优质学校、上海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

一、主要成绩与经验

(一)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健全,党组织全面领导坚强有力

学校党支部明确党建工作功能定位,积极落实三大主体责任,切实做到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用突出、工作效能提高、员工群众满意,不断提高学校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组织体系健全,规范落实党组织基本制度。学校设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群团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组织产生程序规范。成立党务公开领导小组,梳理了涉及八大项目的公开内容、范围、方式以及时限,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领导工会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工会每年组织召开两次教代会,听取学校发展规划、学期计划、干部述职、学校经费使用等情况报告,充分体现了尊重民意和民主管理;开展党建带动团建工作,逐条落实《加强改进团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切实提升共青团工作水平。二是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主体,加强风险防控。学校建立了“一岗双责”的“四责协同”机制,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问题导向,每年制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计划,切实把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分解到岗、落实到人。三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制定了《朝春中心小学落实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朝春中心小学落实党政同责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职责分解表》,责任清单落实到相关责任人,近年来学校无一起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舆情事件。四是加强思想政治的理论学习,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2019年,开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了9个一的活动;2020年,落实“四史”学习教育要求,开展了4次《四史讲堂》,10次《四史导学》读书活动,其中《走进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看变化议发展》荣获区优秀党课;2021年,开展“百年党史、润泽初心”党史学习教育,形成八个“一”学习活动,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建党百年。

2.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文化引领高位发展的作用

学校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校长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针对大型学校特点和管理过程中的难点,学校完善治理体系,探索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坚持文化引领,学校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是完善组织架构,构建治理体系。学校构建党支部、校长室协同领导下的管理结构,将办公室、人事、教务、工会等归并,条块结合,形成“党支部、校长室—中层四部门—教师”三级管理,管理职责清晰。二是系统梳理学校核心价值体系,强化文化引领。学校坚持与时俱进,深化“自主学习、追求进步”办学理念的内涵诠释,赋予“心朝阳光、春暖花开”校训的时代新要求,力求将之融合进学校管理各环节,努力使学校管理过程成为文化再造的过程。三是借助信息技术,落实校务公开。学校在打造未来校园的理念指引下,尝试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的深度融合。学校OA管理平台设置7大板块37个栏目,既方便工作沟通的畅通性,增加管理过程的透明度,又提高工作的落实度。四是完善制度建设,形成管理机制。学校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制定和完善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增补和修订了《朝春中心小学搭班老师岗位职责》《朝春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规范》等58项制度。在防疫期间,又先后制定《朝春中心小学疫情防控工作预案》《朝春中心小学在线教学工作实施方案》等4个专项工作方案及《在线教学指南》等27个具体制度,形成工作标准和操作程序。

3.整体架构学校课程体系,学业质量保障成效显著

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上海课改的相关要求,对课程进行统整,构建了“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着力打造《6+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成长舞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学校课程体系架构具有整体性。学校着力架构的《6+课程》,涵盖了基础教育课程六个领域,充分体现了“+”的含义:既有基础、特色、社团三级课程内容结构的分层叠加,也有分年级实施的主题学习的项目叠加,还有尝试项目化学习和PBL学习的方法叠加。实施分阶段,整体性强,框架清晰。二是课程载体与办学思想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办学理念中的“自主学习”和育人目标中的“学有所长”相适应。在《6+课程》中,除基础课程外,特色课程、社团课程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自主选择,走班学习,既满足不同兴趣需求,也促进个性发展,社团参与率达到62%;观课发现:学生有了初步探究、质疑和开放性提问等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课程实施富有融合性。学校优化课程实施,完善了一至五年级主题综合活动方案,策划学科节、规划广场活动、社区活动、年级展示,拓宽了课程空间。从课程探索到活动育人,学校尝试在两者间形成一定的融合。四是学业质量保障具有实效性。学校完善和架构学业质量保障,重视内部质量管控,形成了清晰的教学管理流程,在作业优化、命题设计、校本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及管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等方面成效显著,尤其是学校作业设计形成典型案例。学校把日常作业的分层、分类纳入教师教研内容,精选典型、具有启发性的习题,激活学生思维;作业设计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有自主选择相应的层级作业,形式灵活,实效突出。

4.加强教师发展顶层设计,青年教师培养成效突出

学校确立了“爱岗敬业、温暖自信、一专多能”的教师发展目标,以分层按需培训为导向,以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推行教师实践与研究、培养与培训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

一是规划领航,明确目标。学校针对校情,分层制定了《朝春中心小学““十三五””师资伍建设方案》《朝春中心小学““十三五””规划中层干部培养方案》《朝春中心小学““十三五””骨干教师培养方案》,提出了“爱岗敬业、温暖自信、一专多能”的教师发展目标,以目标凝聚、情感凝聚、榜样凝聚、待遇凝聚,实现教师、学生、学校“共同、主动、创新、优质”的发展目标。二是师德奠基,营造氛围。学校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营造了“理解、尊重、信任、宽容”的新型师生关系。自2014年起逐步完善“最美教师”师德项目,每年教师节召开朝春最美教师表彰会,至今共评选出了21名最美教师,并形成“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金爱心教师”“园丁奖”等各类市区级奖项选树序列。三是项目深化,梯队培育。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学校建立“青年教师共同体”和“青蓝工程”助力年轻教师迈好专业发展每一步。通过“品读好书、师徒结对、导师引航”等机制,扎实开展“慧育—研学”3+1培训。2020年遴选7位青年教师跟岗校长、书记、教导等岗位锻炼,抓实抓好青年教师的培训和师徒结对工作,通过教、研、训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目前有区学科带头人1名,区教学能手9人,区教坛新秀5名。

二、问题与建议

(一)在访谈、资料查询和问卷调查中发现:一是学校需要创新思想工作的途径方法,提高政治思想工作成效,强化思想引领。二是对党建特色和党建科研工作需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督导问卷显示:“您知道本校申报党建实验基地和论文评选”问题的认可度排在末位。

建议:一是学校需要进一步凸显文化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成效。聚焦学校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传统文化建设,进一步整体架构学校阳光文化结构,进一步发挥学校文化的凝心聚力作用,为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高品位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学校要探索党建特色与学校特色相结合,善于发掘发挥曹杨新村社区资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作为二中教育集团成员,整合、共享“红色、劳模、工匠”特色资源,运用身边触手可及的环境物质、人文精神等优质资源开展具有特色的党建工作和党建科研工作,创建学校党建工作品牌。 

(二)学校是区域一所大型的中心小学,现有专任教师124人,其中,30岁以下青年教师19人,占了13%;小学二级教师43人,占39%;研究生学历6人,占4.1%;学校中层干部平均年龄46.8岁。一是青年教师断层明显。青年教师比例与学校未来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师资储备严重失衡,青年教师梯队培养的力度与速度有待提升;成熟期教师群体中的优秀教师主观上向更高端发展目标迈进的动力不足、意识不强;市、区级学科领军人物有待打造。二是学校中层干部断层问题迫在眉睫,需加大建设力度。

建议:学校要立足教育观念更新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学生培养模式的时代变革等方面来思考学校队伍建设。一是突出主线,做亮特色。学校要进一步以组织目标和教师需求为导向,制定“基于课程标准 实现有效教学”为主攻方向的研训计划,根据教师年龄结构、发展需求系列化设计校本研修课程,满足不同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成就需求,进一步提升校本研修的区域影响力。二是评价导引,做强梯队。积极探索建立与教师发展目标相配套的评价方式,帮助成熟期、成长期教师克服职业倦怠,挖掘潜力,寻找自身成长与专业发展的增长点。加速青年教师的招聘与引进,弥补因断层带来的结构性缺失,根据青年教师发展路径培养的阶段性达成度、发展度,形成相应的绩效评价。注重学科发展的均衡性,梯队发展的序列晋升,形成优势学科的后备梯队。三是学校党支部要进一步强化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意识。加强学校中层干部履职能力、专业引领作用等分析研究,加大干部选拔任用、管理使用等举措,丰富干部培养选用三个“加法”的路径:“从内选+向外引”储备干部、“课堂展+实岗练”培育干部、“树典型+重选用”激励干部;着力实现“双培养”机制,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以此促成干部、骨干教师队伍的变革、变新,助推学校优质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