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德育工作推进情况

2014年03月12日 来源: 上海普陀

  “十二五”时期,区教育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牢固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全面贯彻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加强实践育人,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我区连续4次荣获上海市各区县贯彻落实“两纲”阶段性评估“优秀”奖。

  1.构建德育课程体系。聚焦课堂主渠道,凸显学科育人价值。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实施“两纲”。开展学科德育优秀成果征集评选,中远实验学校等5所学校共6节课被推荐参加教育部学科德育精品课评选。加强学科德育专管员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学科德育指导力。

  研发一批区域课程,凸显普陀育人特色。构建了以小学《邓爷爷,我爱您》、初中《手拉手奔小康》的“伟人教育”系列课程。完成小学、初中、高中《走近院士》系列课程,并在20多所中小学开展试点。研发“普陀魂-普陀韵-普陀情”区本课程,完成《现代公民读本(初中版)》开发。《“伟人教育”学习实践活动课程》荣获全国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奖,《漫游农耕园》丛书获得2012年全国首届校外教育成果评选一等奖。

  持续推进德育“一校一品”,凸显校本育人特色。连续开展三轮德育“一校一品”评审,各个学校形成了丰富的“一校一品”及相应的校本课程。如江宁学校的“润心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普陀小学的“礼文化”课程等,在特色品牌的培育中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升。

  2.建设“普陀大学堂”。编制《“普陀大学堂”学生社会实践资源指南》。构建了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的“红色学堂”,以科普教育基地、创新实践基地为主的“创新学堂”,以苏州河两岸教育资源为主的“河湾学堂”,以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安亭基地为主的“田园学堂”和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实践点、敬老院等公益性场所为主的“公益学堂”等43个功能完备的实践基地资源。根据不同基地和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了106个分学段的实践活动项目,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走进“普陀大学堂”,在实践中体验感悟。

  3.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市、区骨干班主任团队建设。将德育骨干教师梯队纳入区骨干教师发展序列,建立3个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18个高级教师育德团队。将育德知识和育德能力纳入教师培训基础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必修板块,提高全体教师育德能力。开展三年一轮的区班主任育德能力竞赛和评优活动,建立骨干班主任的选拔和培养机制。举行育德骨干指导团队的中期展示活动,推动团队联动,促进经验成果的分享交流。组织开展中小学主题班队会评选,为区域内班主任专业成长提供展示与培育的平台。涌现了一批上海市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

  4.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组织开展“传承雷锋精神”等各类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制定区行为规范星级校评估办法,79所争创成为区行为规范星级校,22所学校争创成为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加强德育网站建设,拓展德育时空。加强德育科研,承担了《区域德育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一批市德育课题。洛川学校、中远实验学校等分获上海市德育实践课题一等奖、二等奖。江宁学校的德育课题被评为2014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德尚”重点课题,3所学校的课题被评为“德尚”基础课题。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