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宜川中学发展性督导评估报告

2019年01月03日 来源: 上海普陀

 

根据《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有关规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开展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受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委托,市教育评估院组织专家组一行11人在先期听取高洁校长所作的学校自评报告基础上,于2018年9月26日、27日对上海市宜川中学(以下简称“宜川中学”)进行了现场督导评估。期间,专家组听取了校长的补充汇报,访谈了正副校长、书记、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师等28人次,召开了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92人次参加的14个座谈会,观课27节(其中录播课14节),查阅了学校相关自评信息及档案资料,对107名教师、1392名学生、1223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共89019条,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宜川中学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以来的发展情况。依据本次发展性督导评估指标,专家组在汇总与分析各类信息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意见:

督导评估组认为,宜川中学自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以来,秉持“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坚持探索上海市一流现代化高中建设之路,守正出新,努力办一所面向大众的高品质教育学校。“十三五”期间,聚焦“宜川”二字,力撰“生命之舟,宜航之川”新篇章。围绕“宜教育”,有序推进富有宜川中学文化特征的课程体系建设、走班管理探索、教学质量检测、灵动课堂打造等改革,重点进行书院教育、科创教育、戏剧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特色创建。围绕“川方式”,在教学全程中贯穿“行走实践”设计和“空间场域”(创新实验室、悦读图书馆、校园文化环境创设)全面育人的融合策划,“宜教育、川方式”的学校发展构想逐步呈现。 学校在环境创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和现代信息元素。“飞行创想”等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以及高中智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拓展了学生未来发展空间,成效显著,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

一、办学特色与主要经验

1.素养培育成系统,课程管理重制度,校本课程建设特色鲜明

课程理念明确。学校提出培育宜学、宜时、宜群之人,做深“宜”的内涵,做大“宜”的体系,做实“宜”的科目,对接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发展需求,进行课程资源再开发、课程实施再优化和课程评价再改进,在上海三大类功能性课程结构的基础上,强化校本特色课程建设,通过6大课程领域、18个系列、N个研究课题组成的系列科目,展现课程建设“完整性、丰富性、选择性、融通性”的校本特征。

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建立了四位一体的课程评价体系,编制了三类课程方案、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学习手册、学科教学指南等,建立了信息化平台和学业跟踪机制、优化了课程管理流程。为引导、促进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建立“教研组评优”“青年教师教学督导”“学生评教、评作业”“集体备课检查”“教案检查”等制度,开展“教学目标的精细化”“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思维导图”“学案导学”等研究,举办了聚焦课堂教学市区校各级展示交流活动。

2.师德师能重培育,队伍建设有梯度,教师专业胜任力明显提高

学校围绕“宜道”“宜业”“宜新”的教师成长目标,努力构建教师发展课程体系,从“师德”“专业”“创新”方面,设计了9个系列、27个课程,引导全校教师向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宜道之师”“宜业之师”“宜新之师”方向发展;注重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通过“育苗工程”“强干工程”“丰华工程”“琢实工程”的实施,分别形成职初期教师、成长期教师、成熟型骨干教师和特色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化培养机制;以“书院教育”“科创教育”“戏剧教育”等项目为载体,通过课程开发、课题研究,打造特色教师团队;通过承担上海市中小幼第二轮课程领导力项目的实践研究,打破原有学科边界,组建跨学科综合项目组,并采取项目负责制的方式,提升了教师对高考新政的适应性和胜任力,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学校拥有的市区级骨干教师人数2016年为33人、2017年为46人、2018年为57人,呈逐年上升趋势。网上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本校教师的人品好、修养高,得到学生尊重”项的A档认同率为90.09%。教师对“学校能给教师提供个性化专业发展机会和平台”项的A档认同率为93.46%。

3.社会实践重体验,生涯课程丰内涵,学生社会责任感得以增强

学校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注重社会实践教育,初步形成了8大社会实践系列。学校建设了“一图一库一平台”志愿者服务载体,通过学校的“社区志愿服务数字导引图”“社区研究性学习课题库”“社区志愿服务展示交流平台”,提高了志愿者服务的指导性、服务性、研究性。学校落实了“一场一园一村落”三农教育实践载体,引导学生在三农主题社会实践中,走进一个农场、考察一个现代农业园区、深入一个村落进行研究,由点及面地了解农村与树立责任担当,了解农业知识技能与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获得劳动体验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网上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我觉得我们的学校让我对社会有更多担当意识”项的A档认同率为89.15%。

学生生涯教育课程,从生涯关注、生涯好奇、生涯控制以及生涯自信四个维度展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与祖国同梦”“与城市同行”“与榜样同志”三同课程,注重实践体验和实地考察,注重价值引领和励志导航;“走近父母”“走近自我”“走近大学”的三近课程,让学生“知父母情、悟家族梦,晓自我心、明自我能,筑大学梦、绘学涯路”。网上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我觉得我们的学校让我对生涯发展更多思考”项的A档认同率为88.65%。

4.“尊重生命”为主线,“科创”“戏剧”显特色,空间场域育人成效显著

学校自创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以来,三轮发展规划始终围绕“尊重生命”的主线,从“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三个发展目标(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卓越发展)和多元包容的方法等角度,不断丰富办学理念,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本轮发展规划(2016-2020),学校将“宜川”的校名,与长期坚持的办学思想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最终聚焦到“生命之舟 宜航之川”,统领学校发展的四个目标(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教师发展目标、课程建设目标),特色鲜明,指明了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绘制了学校发展的美好蓝图。

学校以“特色育人实验项目”为载体,开展“中华书院”“飞行创想”“戏剧教育”“法国商科”项目的实践。“飞行创想”科创项目涉及物理、工程、数学、信息、地理等多门学科内容,引领了学校科创领域课程的重构和融合,推进了创新实验室平台建设。“戏剧教育”项目融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等艺术教育于一体,整合了语文、科学、历史、政治、体育等多门学科,关注学生人格发展,体现学校“尚美育人”的要求,形成美育特色。近年来,学生创作校园青春剧近40个,历史改编剧近200个。学校被评为全国美育实验学校、上海市戏剧教育特色学校。网上问卷调查显示,对“学校办学理念、目标和特色发展”项的A档认同率,教师为96.26%,学生为88.94%。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通过整体设计,在挖掘传统的基础上,“空间场域”与育人全面融合,校园处处有校史,师生在潜移默化的浸润中成长。“悦读”图书馆各大功能区设计合理、育人意蕴丰富;宜川书院集国学研修的众多元素,于幽雅中品味传统文化,涵养文化自信。宜川校园环境设计独具匠心,“空间场域”育人处处留痕。

二、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1.课程概念不够精炼,与课改相适应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

一是学校的课程目标阐述过于宏观,课程门类名称概念比较多,不利于实践落地。二是学校针对课程建设开展了个性化的探索,如拓展型课程方面,写给学生的课程学习纲要、非学科逻辑的开发、梯度化的内容架构以及UGC(用户自产生课程资源),但保障这些创新探索的机制和制度还不够健全,对这些改革实效开展实证性评估的方案和措施还不够充分。三是近几年学校的项目研究内容以及各学科教研活动主题缺少针对课堂教学具体环节、课堂教学行为细节的深入研究。

网上调查显示,“学生在课堂中比较活跃,小组合作探究较多”的A档认同度,仅高于“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较高质量的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项,在“课程教学”类的10个选项中位于倒数第二;家长对“学校校本课程满足孩子的个性发展需求情况”项的A档认同率只有67.78%;此外,学生访谈中反映,学校的“话剧社”,每年报名的学生有近百人,而实际能够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不足四分之一。

2.高端教师数量较少,教师专业职务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学校制定有《教师团队建设“十三五”规划》,却缺少与学校第三轮发展规划相匹配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制定有未满5年教龄的青年教师专项培养计划,有《青年教师成长手册》,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反思,但学校高端教师的数量较少,目前还没有正高级教师。

网上调查显示,学生对“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很认可、教师很有思想”的A档认同度在“教师队伍”5个选项中处于最低;在课堂观察中,“学习方式”的获分在8个指标中排名最低;现场师生的书面问卷调查统计也支持“教学方式仍有改善空间”的评估结论。

3.规章制度有待完善,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要进一步加强

学校自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以来,先后订有3个学校发展规划,但缺失对规划的总结和反思;学校发展规划中,一些工作目标的达成标识尚不够清晰,缺少工作的具体实施措施和步骤。

在办学中,具有校本特定内涵的教育理念与专用名词过多。据不完全统计,仅《生命之舟 宜航之川——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发展性督导自评报告》中,校本的教育理念与专用名词就有五、六十个之多。教师、学生、家长对这些教育理念与专用名词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对这些教育理念与专用名词的认可度和执行度有待提高。

4.学校实验示范的项目众多,但尚缺少核心主项目的统领

学校2008-2012年立项的“发现优势体验成功追求卓越——中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行动研究”市级教科研课题,较好地引领了学校的发展。此后学校虽立项有“基于项目学习的普通高中戏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行动研究”市级教科研课题,但缺失能够统领全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实验的“龙头”课题。学校现在实验示范项目众多,但对于学校办学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尚缺少核心主项目的统领。

三、未来发展的建议

1.凝练校本教育理念和名词概念,架构清晰的办学理论系统

一是要对校本教育理念和名次概念的诠释要进行再梳理,力求简洁、明了。在宣传和贯彻学校办学理念时,要构建和使用教师、家长、学生能接受、易理解的语言系统。办学理论架构要进一步明确和清晰。

二是建立简洁明了的课程改革管理方案,满足学生“乐学”的需求。学校课程概念、教学方式、管理机制、评估机制间要建立合乎逻辑的联系,“课程建设目标”“学生成长目标”和“教师适应目标”应进一步优化内涵表述。在健全常规管理基础上,学校要围绕课程改革的新探索研究建立相应的管理方案、推进机制、评估办法,以确保改革顺利有效推进。要更好地体现“乐学善思”内涵,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要对学生的课程需求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在深入了解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丰富课程资源,增强教学力量。要结合生涯发展辅导教育,引导并满足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学业发展的需要。

2. 加大高端教师培养力度,增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影响力

一是要做好高端教师的梯队培养,为高端教师培养对象聘请导师,提供适合的专业指导、构建适应的发展平台,让宜川中学的教师在市级乃至更大的教育舞台上,具有更强的专业影响力。

二是要在《教师团队建设“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标学校第三轮发展规划的办学目标与教师发展目标,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或行动计划,在优化项目驱动、专家引领、团队互助的基础上,帮助各类教师成长促进其自我反思,强化目标导向,明晰发展轨迹。

3.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发展规划实施的反馈、诊断与总结机制

学校发展规划是办学的行为指南,是自我监控的客观标准。规划的实质是一种战略管理,它是学校在充分考虑外部环境条件和自身资源能力及其协同效能的基础上,解决办学宗旨、管理目标和开展管理活动的过程。建议学校每学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检测规划目标的达成度,反思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订完善规划实施的行动方案。

4.建立统领学校教育改革的实验项目,促进内涵建设和品质提升

基于宜川中学的历史传统和发展现状,以创建“上海国际大都市一流学校内涵建设、品质提升”为统领,寻找突破口,将科创、戏剧、书院、国际理解、体育等特色项目纳入一个总的架构进行优化。要化繁为简、突出重点,形成合力来打造宜川品牌。在实施的过程中,学校要加强教科研工作,要建立统领全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实验的教科研课题,对学校所承担的教育教学项目进行研究,从中找出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要引导教师在学校系统完整的文化架构下积极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扩大实验示范项目的辐射功能、影响力和知名度,使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办学品质再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