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市普陀区洵阳路小学的发展性督导报告

根据《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上海市中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价”指标纲要》和《普陀区教育督导工作规程》等法规和文件的精神与要求,2018年5月15日至17日,普陀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普陀区洵阳路小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发展性督导。洵阳路小学的基本情况为:公办学校,学校现有班级21个,学生702名,在编教职员工73名,其中专任教师70名。督导组通过审阅学校发展规划、听取学校自评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巡视校园环境、观课(14节)、干部教师访谈(22人次)、学生座谈(24人)、问卷调查(教职工64份、家长72份、学生67份)、听取社区意见等途径获取信息,经过督导组讨论、分析、汇总,形成以下评价意见:

学校在《洵阳路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与《洵阳路小学“十三五”发展规划》两轮规划的引领下,不断丰富发展学校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培养“品行纯厚、心智灵动、志趣高远”的“阳光少年”。学校在创建“新优质学校”的建设中,赢得先机,是上海市首批“新优质学校”和市、区两极“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领衔学校。学校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教结构”课堂研究和“阳光存折”评价体系探索,努力构建基于学生成长需求的德育活动序列,全面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和分层培养。学校办学成效显著,获得良好社会声誉。学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普陀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主要经验与成效

1.提升办学思想,加强课题研究和项目实施,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学校注重办学思想建设,提升办学理念,清晰发展目标,依托核心课题研究和重点项目实施,实现学校优质发展、品牌发展。

学校不断丰富发展办学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学校注重不同发展时期的办学背景分析,对学校办学理念进行再提炼,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寻阳”到“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润泽生命,洵美且异”,理念内涵从“一样的阳光,润泽不一样的生命”到“不一样的阳光,润泽不一样的生命”,既一脉相承照应了学校校名,又体现了学校对教育公平和学生有差异的个性化发展的追求。学校发展目标循序渐进,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营造学校文化新生态”的发展目标,成功创建了上海市首批新优质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成为具有示范意义的新优质品牌学校”的发展目标,同时将目标细分为文化、管理、课程、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家校社共育等六个具体目标,体现了发展目标的延续性、引领性和操作性。

学校坚持科研引领和项目驱动,推动学校优质发展。学校始终秉承“依托高校,科研兴校”的发展思路,在规划执行期间,积极与华师大等高校合作,围绕新优质品牌学校创建,先后实施《互动共生:学校文化转型中的机制实践研究》和《互动共生:关怀-创新型教师文化培育的实践研究》两个课题,保持实践研究的先进性、连续性,保证规划目标达成的有效性。学校在新优质学校建设过程中,注重项目驱动文化塑造,建设“寻阳十景”,打造了普通百姓社区的优质环境文化;创生主题课程和广域课程,构建了“洵美且异”课程文化;调整和新设“三中心”和“四委会”(课程研究中心、级部管理中心、保障服务中心、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决策咨询委员会、学科专业委员会),营造了“专业民主”的管理文化;创新“跨域融通”等校本研修方式,塑造了具有温度、高度、深度、风度“四度”精神特质的“洵小最美教师”文化。促进了学校优质发展、品牌发展。学校积极发挥上海市新优质学校引领作用,作为市、区两级“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领衔学校,向协同发展集群学校示范辐射学校转型发展的研究成果,接待国内外教育代表团来访和驻校考察,取得良好反响。

2.变革学校课程,加强课堂研究和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坚持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敢为人先建设课程新形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新学生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注重课程改革,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课程改革力度大,按照从“分科教学”走向“课程整合”的建设思路,整合唱游、美术、自然、探究等学科,根据低、中、高三个年段,建构了一二年级主题课程、三四年级广域课程、五年级模块课程三种课程形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年段推进,先行开展了主题课程和广域课程的尝试实践,上午开展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的分科学习,下午开展主题课程学习和广域课程学习。主题课程和广域课程打破了学科壁垒,打通了学习通道,对跨界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具有探索性的意义,学校走出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新路子,体现了学校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育人担当。学校按照“不一样的阳光,润泽不一样的生命”课程核心价值,建设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洵美课程”,形成了阳光礼仪、阳光创造、阳光健心、阳光艺术四大板块40多门课程,课程内容涵盖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快乐活动日、寻阳文化节、社团活动等方面,呈现了较高的丰富性,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

学校深化课堂研究,改变教与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校聚焦课堂转型,从教学结构的角度对传统教学进行反思,提出课堂教学实现结构性转型与突破的目标。按照系统建构的思想,围绕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大学科,对教材进行重组和加工,对教学策略进行重建和创新,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和调整。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内容结构、教学方法结构和教学过程结构“教的类结构”体系。改变了教师的心智模式和教学行为,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本次督导观课情况显示: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清晰;教师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好,好课与较好课比例达94.4%。

学校重视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校建立了“阳光存折”赏识性评价体系,采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素质、兴趣爱好、学业成绩、习惯养成和个性特长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激励和赏识评价。学校运用模拟方式,建设了“阳光银行”和“阳光超市”,设计了“阳光存折”和奖励点券“云币”,激励学生用成功和进步获取“云币”,用存折留下自己进步的轨迹,指导学生合理支配“云币”,养成定期存储的好习惯,增强理财意识,促进学生自我规划、自主发展、快乐成长。

3.丰富德育活动,加强岗位锻炼和班级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关注学生成长需求,依托课题开展行动研究,形成了成长教育序列活动,开展岗位教育和个性化班级建设活动,促进了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学校丰富成长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学校按照“以成长需求的实证化、序列化推进年段活动的精致化”工作目标,依托区德育课题《基于学生成长需求的年段序列活动设计研究》,积极构建成长教育序列活动。学校在华师大专家组的指导下,通过问卷、座谈、日常观察、事件记录等方式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和活动需求,形成调研报告,梳理各年段学生成长特点,形成各年段学生发展目标体系,明确了五个年段的学生发展目标、成长角色和教育内容。学校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加强学生部统筹和年级组策划,形成了仪式教育、节庆教育、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系列,为学生铺设了阶梯式的成长道路,丰富了学生成长经历。

学校开展岗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责任感、服务意识与合作能力。学校依托市德尚课题《在“岗位”锻炼中培养小学生责任、服务、合作意识的实践研究》,扎实开展岗位教育活动。学校制定了各年级岗位教育目标,通过小岗位、岗位组、班委、志愿者、智囊团等丰富的岗位形式,护绿小使者、古诗推荐员、小记者、摄影师、“小叮当”维权团等精彩的岗位设置,激发了学生岗位锻炼欲望,也体现了岗位教育的分层性。学校明确了“岗位设计-岗位竞聘-岗位培训-岗位锻炼-岗位评价”的活动流程,围绕各活动环节设计各年级岗位教育主题活动,并配套设计制作了分年级活动手册,增强了学生体验,提高了活动有效性。

学校开展个性化班级建设,打造充满创造力、凝聚力、文化气息的班级集体。学校注重班级文化塑造,发动学生自主设计队名、班级目标、奋斗口号等班级标识,开展班级环境布置,形成具有个性的班级风格和班级精神,激励学生团结奋进。学校注重搭建平台,通过每月一次的版面评比和每学期一次的升旗仪式,展示班级活动和班级风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活动策划、合作参与等能力。学校注重评价激励,开展“阳光少年”、“阳光小队”和“阳光中队”评比活动,以激励推动班级文化建设。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动感中队”、普陀区“红旗大队”、普陀区“自动化小队”等荣誉称号,

4.注重队伍建设,加强校本研修和分层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把握教师发展需求,顺应学校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创新校本研修方式和教师培养模式,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自觉性和专业化水平。

学校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围绕培养具有“自我成长意识”阳光教师的任务。制定《洵阳路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和《洵阳路小学新教师入职培训方案》,精心实施,整体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结合教师发展需求和教学研究重点,设计校本研修课程,制定研修活动菜单,采用集中研修和选修相结合、观摩和实践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等研修形式,提高了校本研修的针对性、选择性和有效性。学校围绕教学改革发展不断深化校本研修,从“跨学科研讨”走向“前移后续研讨”,强化课前全员参与研讨和课后全员开展反思,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充分参与;从“跨学科研讨”走向“跨域融通”,紧紧围绕“主题课程”和“广域课程”的变革实施,加强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班队会的整合研究,打破了教师本位的教学观,提高了教师整合意识和整合教学能力。

学校重视教师分层培养,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学校制定了《洵阳路小学师资建设方案》,建立“要学历也重学力、要理念也重行动、要个人更重团体、要现在更重未来”“四要四重”发展理念,明确“合格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训能手、名师”“五阶梯”发展目标,具有较强的引领性。学校按年度制定《洵阳路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和《洵阳路小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明确年度任务和措施,增强了操作性。学校注重梯队带教,形成了高层次教师既是徒弟又是师傅的递进式带教模式,传递辐射性强,助推各层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积极创建非行政化专业组织,成立“项目合作组”、寻找“专业合伙人”鼓励教师同伴互助、组团发展,成立 “课程工作室”,为骨干教师创造发展空间,发挥骨干价值。

学校队伍建设成效较明显,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97.1%,已提前完成区教育“十三五”规划提出的“95%的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达到本科级以上学历”的指标要求;高级教师5人,占比7.1%,在区同级同类学校中处于较高水平;1名教师被评为区特级教师工作室领衔人;教师参与市区级课题研究20多项,区级以上论文获奖或发表50多篇,市区级公开教学展示80多人次,区“普陀杯”教师专业能力评优获奖21人次等等。

二、问题与建议

1.《洵阳路小学“十三五”发展规划》分四个阶段执行,目前,前两个阶段已执行结束,为了更好地实现规划引领学校发展,有效达成规划预期目标,尚需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学校发展目标的内涵特征和达成标志尚不清晰。二是学校进行规划自评的意识还相对不强。

建议:(1)学校要进一步梳理各项发展目标,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加以表述,使目标更具体、更具检测性,从而有利于评估目标的达成。(2)学校要形成自主评估指标体系,完善自主评估运作机制,认真开展自主评估,加强规划实施的调控和改进,确保各重点项目更加有效落实。

2.学校围绕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了《润泽生命,洵美且异——洵阳路小学课程方案》,建设主题课程、广域课程和模块课程三个整合课程,开发了校本“洵美课程”。但是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尚不清晰,整合课程的课程建设尚不完善。

建议:(1)学校要对照上海市中小学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类课程结构,科学设计学校课程结构,清晰学校整合课程、“洵美课程”和上海市三类课程之间的承接关系,形成学校课程图谱。(2)学校要加强主题课程、广域课程、模块课程的建设,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时安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要素加强研究,形成文本,确保科学性和操作性。

3.学校是上海市和普陀区“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领衔学校、上海市“新优质学校”和北师大专家型校长培训基地,近几年,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校专任教师中,职称未评占5.7%、初级教师占48.6%、中级教师占35.7%、高级教师占7.1%,职称结构尚未优化;二是高端教师队伍建设与学校高品质发展还不相适应,学校需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市、区级学科带头人以及更多具有一技之长或一专多能的高端教师队伍,适应学校的高品质发展。

建议:学校要积极主动对接区域教育“十三五”规划“人才强教”的发展战略,建设一支与学校高目标发展相匹配的教师队伍。(1)学校要立足高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要求,进一步调整《洵阳路小学师资建设方案》,完善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目标、指标和措施,帮助教师形成目标具体、操作性强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并加强过程性评估。(2)学校要加强骨干教师培养,激发教师自我发展需求,筑高教师发展平台,加大考核奖励力度,打造骨干领军教师。(3)学校要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深化校本研修,促进青年教师在课程意识、教学水平、研究能力等领域夯实基础,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