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58号提案的答复

2022年04月15日 来源: 上海普陀

盛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有力推进低碳民生项目落实举措”的代表建议收悉,我局作为主办单位,积极会同区各相关部门对您的提案开展了研究,并形成以下答复意见:

一、总体情况

普陀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近年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改善。同时,根据国家和上海市“双碳”工作目标和要求,结合区域实际,将产业优化调整、低碳示范创建、新能源车替代、优化能源结构、节能管理和生态建设等低碳相关项目纳入区““十四五””环保规划和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清单,持续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发展。

二、2021年普陀区绿色低碳发展重要举措

(一)聚焦重点地区打造绿色发展高地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高品质推进桃浦智创城、真如城市副中心、苏河水岸经济发展带等重点区域转型升级。桃浦中央绿地二期项目建成开放;智创TOP产城综合体项目获得世界级建筑大奖MIPIM Awards亚太区“最佳即将建成”大奖、美国LEED金级预认证、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铂金奖等国内外知名建筑奖项,推行应用的智慧楼宇系统“临港桃浦园区AI-PARK平台”实现了智能建筑领域的多项第一,先后入选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和国家住建部科技示范项目。推进真如城市副中心低碳发展实践区和绿色生态城区创建。实施“蓝线水网·岸线生境”的水岸协同提升计划,高质量打造苏河水岸经济发展带滨水公共空间,奠定“蓝绿交织”的生态基底。

(二)聚焦重点领域实施低碳节能项目

一是工业领域,推进4家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二是能源领域,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完成并网验收400千瓦,已开工593.8千瓦,已备案534.6千瓦;完成3个绿色节能相关项目的专项资金扶持;完成市级重点用能单位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评价考核和目标下达。三是交通领域,累计新建充电桩1188个,完成4个充电桩示范小区、2个出租车充电桩示范站建设。四是建筑领域,推进落实装配式建筑项目19项,总建筑面积约122万平方米;落实绿色建筑项目23项,其中达到绿色二星级项目的12项,达到绿色三星级项目的6项;落实超低能耗建筑项目2项。

(三)聚焦重点环节加快绿色生活方式转变

一是强化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2021年我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51%,大幅高于43%的市级目标,10个街镇和全区的市级综合考评结果均达到“优秀”水平。二是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通知》《普陀区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任务表》,开展在售塑料购物袋产品质量执法检查、餐饮领域塑料污染治理执法检查等专项执法工作。三是开展系列绿色创建活动,年内共完成1个国家级和2个市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136个绿色社区、44所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积极推进绿色商场创建。

(四)聚焦重点项目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推进绿色普陀“点线面”工程。一是均匀绿点,建好老百姓家门口的绿地、公园,年内共完成4个街心花园建设,在2021年“沪上最美街心花园”评选中共获得3个奖项,获奖数量与黄浦、静安等5区并列第一。二是贯通绿线,打造纵横交错的绿色通道,累计新建绿道6.49公里,新创建8条市级林荫道,全区的市级林荫道总数达到33条,占全市总数(317条)的10.4%,与浦东新区并列全市首位。三是铺开绿面,推进城区与绿色互融,累计新建立体绿化2.5万平方米,新建公共绿地10.03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53平方米(按常住人口计算),较2020年(5.45平方米)提升1.5%。

三、关于“可探讨项目”的研究和回复

您提出的“布局碳中和未来,5年后建成我区自身发展与环境生态、社会演化相互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新社区,让周边15分钟有《微空间+大内容》”的建议(以下简称“低碳新社区建议”)和“智能充电立体车库”、“智能未来办公空间”、“智能关爱老人系统”等项目建议,体现了对我区低碳发展和民生保障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相关部门已对上述建议和项目逐一梳理研究并有序推进落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低碳新社区建议”

根据《普陀区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首批国家级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我区于““十四五””期间开展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将由区发改委、区科委、区商务委等职能部门会同相关街镇和园区,结合您提出的建议,通过进一步梳理,加强对数字智慧和绿色低碳相关科技创新项目的扶持力度,推动更多更优的智能车库、智能办公、智能养老等科技成果转化,以智能化手段为民生服务“赋能”,满足居民在停车、养老、育儿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着力提升城区环境品质,围绕苏州河、桃浦河等水岸空间,结合公共绿廊和公共服务提升,系统化构建高品质开放空间网络,激发城市空间魅力,打造与环境生态、社会演化相适应的绿色低碳社区。

(二)关于“智能充电立体车库”的项目建议

““十三五””期间,我区停车设施建设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进入快车道,建设规模、精细治理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十四五””期间,我区将主要围绕住宅小区、医院、学校、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构建规模适宜、布局完善的停车设施系统,打造与动态交通发展相平衡的静态交通发展格局。

一是促进停车设施的有序合规建设,加大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力度,推动重点区域挖潜增建停车设施。二是提升智慧停车发展能级,积极推进智慧停车场库建设,综合利用大数据、物联网、5G技术,打造一批示范性智慧停车场库。三是支持停车产业创新发展,优化投融资环境,营造公平参与、良性竞争的市场秩序,支持综合实力强、质量信誉好的停车企业参与公共停车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引领停车产业化发展。四是支持立体、智能停车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做好太阳能光伏等低碳节能项目的建设指导和补贴支持。

(三)关于“智能未来办公空间”的项目建议

我区以加快推进桃浦智创城、真如城市副中心、苏河水岸经济发展带等重点区域绿色转型发展为核心和抓手,结合绿色生态城区和低碳发展实践区创建,落实绿色建筑、智慧楼宇、智慧交通等发展目标,塑造低碳绿色的产业和办公空间。

以真如城市副中心为例,其以上海市低碳发展实践区创建为引领,持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推进力度,加快推进实施重点工程项目,打造城市更新区域低碳生态发展样板。秉持“绿色生态、文化引领、开放共享、科技创新”的发展理念,致力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功能复合、多元文化、生态优先、创新引领”的综合性城市副中心。

目前,真如城市副中心红旗村板块正推进设计与施工,E03-03地块预期实现超高层办公商业综合体绿色三星、LEED金级与健康二星设计标识等多重认证。西站板块北侧京东上海中心项目正开展前期设计工作,预计最高办公建筑不低于绿色三星要求,其他公共建筑不低于绿色二星要求。武宁路X06-01地块商办楼新建工程将设置建筑用能监测与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将大楼内用电计量、用水计量均采集至用能监测系统进行监测记录;公共场所照明采取节能、感应、集中控制等节能控制措施;选用高效节能光源、节能环保材料;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置CO、CO2浓度监测系统,并联动控制车库通风风机进行开启控制。后续其他新建项目也将依据可行性和经济性不断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的落地,并进一步推进既有建筑更新及节能改造。

(四)关于“智能关爱老人系统”的项目建议

普陀区老龄化程度较高,截至2021年底,普陀区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36.73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数的41.70%。近年来,在关心独居老人居家安全方面,我区通过结对关爱和智能设备等方面多措并举持续做好保障,主要举措如下:

一是开展“老伙伴”计划。组织低龄老年志愿者与1万名独居老人结对,开展两天一问候、每周一次探访等关爱服务,预防或降低意外风险的发生,累计慰问160.36万人次,上门探访1.75万人次。

二是开展“一键通”应急呼叫项目。独居老人通过家中安装“一键通”固定电话,获取应急呼叫、主动关爱、精神慰藉、信息咨询等养老服务。截至2021年底,为全区3020位高龄独居困难老年安装“一键通”固定电话,累计开展主动关爱服务14.33万次。

三是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自2012年起,连续7年共为2374户低保等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性居室改造服务,避免跌倒、失火、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发生。2021年,市民政局在我区长寿、宜川、甘泉街道开展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试点,根据老人自选产品服务包,共为800户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有效改善老年人家庭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四是安装各类报警检测设备。在全区为2000户独居老人安装了居家防护4件套(烟雾传感器、门磁感应、红外体症探测、燃气报警器)。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这些设备将第一时间向网格中心发送警示信息,确保及时给与帮助。同时,各街镇结合自身实际,也开展了诸多智慧养老服务上的探索。如:真如镇街道智慧六件套(门磁报警、烟雾报警、紧急按钮、人体红外感应、智能水表、无感识别卡);长寿街道云居颐养(智能呼叫主机、拉伸警报、活动监测、智能床垫、全程健康信息采集仪)等。

您在建议中提出的“采用智能水表+社区人脸识别功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下一步,我们将在工作中充分吸纳意见建议,积极支持鼓励各街镇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展智能居家养老试点,推进老年人照护监测等物联网技术在居家养老领域的应用,切实保障独居老人居家安全。

 衷心感谢您对我区低碳绿色发展及民生保障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上海市普陀区生态环境局

                            2022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