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路街道2008年社区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2008年03月26日 来源: 上海普陀

  聚焦民生奋发有为共促和谐

  推进社区建设与管理全面协调发展

  ——在长寿路街道2008年社区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长寿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欧阳萍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代表长寿路街道办事处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代表和同志们审议。

  

  一、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长寿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抓发展、强功能、重民生、促和谐”的工作要求,围绕建设繁荣繁华和谐新长寿的目标,街道上下以昂扬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团结拼搏,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坚持社区党建为引领,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基础

  在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中,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依托社区综合党委、行政组织党组和居民区党委“三条线”实体化运作,打造共建、共享、共管、共治的大社区工作格局。

  1、整合党的组织资源。以社区综合党委为载体,进一步构建区域性大党建工作格局。全年新建楼宇新经济组织联合党支部和独立党支部8个,新社会组织党支部3个,成立“M50创意者之家”,“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以社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为载体,深入推进社区民间组织枢纽式管理,为社区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群众团队搭建服务平台,整合各方资源,满足社区百姓多元化、多层次的民生需要。“社区民间组织管理体制改革”项目从全国337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第四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优胜奖;民间组织服务中心通过了“上海市民间组织规范化建设五星级单位”验收。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被市委组织部命名为“上海市党员服务中心示范点”。发挥工、青、妇、武等群众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完善共建和谐的合力机制。

  2、整合行政管理资源。以行政组织党组为平台,推进行政资源网格化建设,通过完善(场所院)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等,加强社区(场所院)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使行政资源力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有效解决市容环境整治、拆除违章搭建、房屋综合整治等方面的疑难问题,推进社区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3、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以居民区党委为枢纽,深化基层民主自治,不断扩大社会参与程度。加强社区保障委员会制度建设,大力推进“三会制度”,充分发挥社区代表、居民区党员、群众骨干参与、决策、监督社区事务的热情与积极性,首届社区代表大会中收到的代表意见建议处理率100%。加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10个居委会成功创建为模范居委会,4个居委会成功创建示范居委会,创建达标率为100%。强化对居委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居委干部服务群众的水平。

  (二)坚持楼宇招商为抓手,社区经济建设难中有进

  街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过程,一手抓经济指标的落实,一手抓机制体制的创新,促进街道经济在高位平台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完成税收5.18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完成区级税收2.11亿元。

  1、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在区发改委等部门的指导下,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组织开展“长寿路地区楼宇经济建设及品牌商圈打造”课题调研,明晰依托长寿综合服务带的区位优势,以财富时代、圣天地等一批高品质商务楼宇为载体,重点引进规模企业和总部型企业,重点发展创意产业、餐饮娱乐、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税源结构优化,全年完成综合税收2.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37%,有力提升街道经济综合实力和区域核心竞争力。

  2、提高楼宇经济贡献率。开展社区楼宇经济现状调查,掌握楼宇经营管理动态,完善社区楼宇招商信息库。加强与功能性机构的合作联系,通过中介招商、代理招商等手段,形成谋求共赢的楼宇招商机制。整合工商、税务、劳动、财政等职能部门的服务资源,构筑高效率、广覆盖的楼宇招商联动网络,全面提升商务楼宇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全年引进企业202家,吸引注册资金5.15亿元,其中外资企业17家,吸引注册资金1650万美元。

  3、提高税收落地率。按照“重点突破、分类推进”的工作思路,对现有商务楼宇中的进驻企业开展属地化宣传,提高企业税收落地率,引进优质项目和成熟企业,提升落地企业的税收含金量;对新建楼宇主动与楼宇开发商取得联系,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提前介入提供配套服务,争取引进企业“双落地”。全年引进户管落在外区的企业8家。荣获区“招商引资、税收落地工作先进集体”。

  (三)坚持优化保障服务为重点,推进社区民生改善

  1、帮困救助保障扩容。深化“全日制”扶贫帮困机制,全年低保救助16376人次、协保补助4258人次、定期救济415人次、重残无业补助2204人次、节假日等临时补助337人次,累计发放帮困金4824371元,受益人数23590人次。不断探索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助的新途径,依托社区慈善超市,开展形式多样的帮困活动,全年共接收社会捐赠现金792182.40元,救助困难群众10631人(次)。在全区率先推出社区综合保险项目,由街道出资为社区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财产安全保障和生活风险保障,发挥商业保险在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作用,为长寿社区3.8万户居民打造一张全覆盖的公共安全网。

  2、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从兼顾城市的面子,社区居民的肚子和2030青年的袋子三者结合点出发,推出长寿社区“爱心早餐车”等项目,得到了社会的好评,新华社每日电讯头版头条作了详实报道。实施青年见习计划,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和青年就业,强化就业服务的导向功能。全面完成促进就业“四大指标”,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176个,完成指标的119.6%;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2063人以内,低于指标数7人;外来从业人员月均参加综合保险人数14988人;青年职业见习165人,完成指标数的100%。

  3、为老服务得到新发展。整合社区服务资源,保持服务特色,深化为老服务工作。进一步依托社区资源,积极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精神慰藉、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方面加大探索力度,营造幸福家园氛围。新建圣骊澳门苑、逸流公寓2个老年活动室,投入300多万元改建近一千平方米的长寿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实行居家养老8100人(次),补贴金额累计1071768元;全面实施面向60岁以上独居老人的“守望工程”,安装“安康通”286台,阳光呼叫器55台;为1534名地区70周岁以上老人上门办理社保卡附卡;深入开展“送牛奶、保健康、祝长寿”关爱工程,为2300余名社区老年人送上每天一瓶的“关爱奶”。

  4、助残工作呈现新气象。为重残无业人员发放医疗帮困卡190张和各类残疾人用品用具172件,为531位残疾人定期上门提供(身体)检查;帮助16名残疾人实现就业。以迎国际特奥会召开为契机,加快“阳光之家”的特色建设,成功举办长寿社区第二届特奥运动会,做好2007年国际特奥会萨尔瓦多代表团接待工作。获得“2007年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社区接待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

  (四)坚持长效管理为着眼,提升社区建设管理水平。

  1、市容面貌明显改观。大力开展浜南地区2.1平方公里市容环境示范区域创建,对长寿路、叶家宅路等路段的120家沿街商铺进行店招店牌统一改造,对居民小区17幢大楼进行灯光建设。建立点线结合、分段整治、联动执法等机制,整合市容、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力量,对跨门营业、违章搭建等社区顽症开展专项整治,取缔乱设摊1000多个,整治外来拾荒人员集聚点30余处,拆除违章建筑4400平方米。同时,配合做好M7、M11号线、合利坊基地等市、区重大工程项目动拆迁工作。

  2、营造全民健康生活氛围。对中山北路2584弄中宁大楼37000平方米旧房和锦绣里(安远路40-80号,62弄1-218号)15617平方米旧房实施综合整治;对普雄路(曹杨路-武宁路)300米长的人行道板进行合理调整,全面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环境。深入开展健康单位、健康小区、健康家庭创建和“五个人人”活动,创建区级健康小区1个(河滨围城),区级健康单位10家。积极开展红十字会工作,创建普雄等3个小区为红十字示范小区,募集红十字慈善款40286元。完成昌化、宜昌、新会路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3、生态环境建设上新台阶。创建上海知音苑小区为全国绿色小区,江宁学校为全国绿色学校,音乐广场小区为区环保绿色小区;创建长寿社区为上海市无燃煤社区;继续加大对建筑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深化巩固上海市扬尘污染防治社区创建成果。

  (五)坚持巩固治安防范网络为核心,营造安定和谐的社区环境。

  1、健全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网络。健全以公安、综治为主体、居民群众为基础的社区治安防范网络,深化“平安小区”、“平安单位”、“平安市场”等基层创安工作,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98%,“两抢”案件同比下降41.31%,诈骗案件同比下降12.07%。完成了18个居委会13400户居民400扇电控防盗门的安装。同时,完善对讲、扶手、坡道等延伸设施的改造和建设。着力开展来沪人员临时居住证办理工作,探索建立专业化分工、流程化协作、人性化服务的“长寿办证模式”,全年办理居住证31837件。由综治、房地、工商、公安等部门合力开展“群租”整治工作。做好高危群体人员、吸注毒人员、两劳释放人员、不良青少年等群体的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工作。

  2、切实做好基层信访维稳工作。全年共受理各类信访362件(批),其中市、区查办件61件;信访窗口接待来访人员391人次;接收电子邮件133件,接听居民来电766次。发挥司法信访窗口和人民调解室的作用,全年共接待法律咨询322人次,受理各种疑难纠纷15起,成功调处15起,指导基层调委会受理纠纷389起,成功调解389起。在市第九次党代会、世界夏季特奥会和党的十七大举行期间,成立维稳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职信息员做好动态信息工作。变上访为下访,妥善解决矛盾。

  3、规范社区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加强对社区内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建筑工地等单位及中小企业的监督检查,全年出动检查9800人次,被检查单位2716家,查出安全隐患241条,开具整改意见书231份,其中整改隐患数562条,整改率达87.6%;完成772家小型企业的安全生产信用等级评估,有效遏制企业安全事故发生。

  (六)坚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主线,全面提高社区文明程度

  1、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结合“创建上海市文明示范路段”启动仪式、长寿路文明示范路段创建等活动,全面推进新版文明社区创建。建成市级文明小区26个,区级文明小区19个,区级文明楼宇3家,区级文明单位8家。建成市级文明示范标志区域1个,新建上海市文明宗教活动场所2个,上海市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1个;街道机关荣获区级文明机关称号。

  2、树立长寿文化品牌。发挥长寿共舞台“周周演”活动的品牌优势,成功协办第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和“天鸿杯”2007普陀文化艺术节,全年举办演出50多场,参与人次10余万,充分展示社区群众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完善、修订社区公共文化资源手册,与社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逐步实现社区场地与公益设施的资源共享和长效管理,拓展群众文化活动阵地。健全社区学校运作机制,全年开设151门课程,招收学员近6000名,在居民设立8个社区学校分校,营造终身学习氛围。

  3、巩固人口计生成果。完成0—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示范点实事项目,顺利通过“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验收;完善居住地为主和源头相结合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推进人口信息化建设。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2007年是取得收获的一年,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区政府和社区(街道)党工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机关、社区干部和居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更离不开社区场所院、企事业单位的关心支持。借此机会,我谨代表长寿路街道办事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新形势对社区保障、城市管理、社区维稳工作提出严峻要求;动拆迁瓶颈突破;整合社区资源放大政府效能;转变政府职能和干部队伍建设仍需努力。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08年主要任务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街道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区第八次党代会和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繁荣繁华和谐新长寿的目标,牢牢把握2008奥运召开的历史机遇,牢牢把握奋发有为的工作基调,牢牢把握聚焦民生的工作主题,牢牢把握和谐发展的工作要求。凝聚社区单位和广大居民,团结一致、奋发有为、求真务实,开创繁荣繁华新长寿建设的新局面。

  (一)扎实推进社区党建强基工程,完善共建共管的“共治”社区工作格局

  1、增强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坚持以“三条线”运行机制建设为抓手,拓展社区综合党委的党建覆盖领域,深化楼宇党建和民间组织党建,增强党建工作影响力、渗透力和凝聚力。拓展居民区党委服务社区群众的内涵,探索形成居委会、社工站、社会组织共同管理、良性互动的社区管理模式。拓展行政组织党组整合部门资源的能力,理顺综合执法与专业管理的关系,放大政府工作效能;不断增强党统筹社区各方的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基础,全面构筑社会协同和社区共治的新局面。

  2、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引领,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机关、居民区、社区单位、“两新”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居民区党组织换届直选和“一支部一特色”工作,开展居民区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和居民区、业委会、物业党建联建工作。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逐步形成党员服务中心与党员服务站(点)之间的联动效应,加强协调沟通,构建按块划分、运转高效的党建责任区模式,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3、巩固和谐社区创建向心力。以创建和谐社区示范街道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责任到人的目标考核体系,不断推进基层政权与和谐社区建设。健全社区代表大会制度,扩大社区代表的参与面,拓展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充分发挥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自治组织作用,逐步实现综合考核与社区民主评议相结合、与解决百姓实事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加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完善“三会”制度的组织程序,培育群众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核心价值取向,进一步动员社区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建设和谐社区。

  (二)确保经济职能平稳过渡,完善服务群众的“民享”公共财政框架

  1、稳定队伍有序衔接。按照区委、区政府对街道经济战略调整的整体部署,既要坚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确保年度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又要做好战略转型期的工作衔接和接轨,确保队伍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保持街道各项经济职能平稳过渡。

  2、聚焦税源结构调整。坚持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进一步梳理、运用产业发展的规划政策,扶持、引进文化创意等符合长寿功能定位的企业入驻长寿。加强与区招商中心、工商、税务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进总部型企业,并对部分与长寿功能定位不相适应、成长性不佳的企业进行梯度调整,从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达到税源结构优化的目的。

  3、聚焦重点商务楼宇。立足长寿综合服务带,加快形成以陕西北路、长寿绿地商圈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以明珠国际广场、中环现代大厦等一批高品质商务楼宇为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努力形成企业规模壮大与楼宇品牌升级之间的良性循环,提高商务楼宇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充分挖掘苏州河的区位优势,做好水岸经济的主题策划及宣传,打造苏州河西康路地区高雅商务休闲区。扎实推进M50创意园区建设,发挥其集聚效应。

  4、优化公共财政配置。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框架制度,优化公共财政配置,放大公共财政的效用,不断促进街道可支配财力向社区建设发展、民生保障和服务群众的项目倾斜,集中优势财力解决社区居民普遍反映的民生、民需、民意问题,扩大社区居民的覆盖面和受益幅度,进一步放大政府效能。

  (三)继续推进民保工程,完善覆盖全员的“惠民”社区保障机制

  1、优化社区保障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社区无医保大病、重病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帮困力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更好地发挥社区慈善超市的爱心地标作用,动员社区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各类社会帮困和慈善济困活动。在实行社区综合保险的基础上,探索将综合应急救助机制同社区综合保险内容有机结合,实现政策救助与商业保险、社会救助之间的无缝对接。大力开展市民综合帮扶工作,规范操作程序和运行机制,确保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地对社区困难群众进行帮扶,最大限度地缓解社区特困居民的突出生活困难。建立全市最大的老年日间服务中心,加强老年活动室的建设力度和长效管理,切实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努力解决社区老年人的“午餐难”问题;健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和管理办法,扩大居家养老覆盖面。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建设,提高“阳光之家”收托率,巩固扩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

  2、健全社区就业促进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稳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三年行动计划。巩固发展青年见习基地,在招商的同时兼顾招岗,在服务的同时兼顾引岗,为社区失业青年创造就业岗位;不断完善“爱心帮帮车”项目,提高待业青年的从业技能,为上岗打好扎实基础。继续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扶持有创业意向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自主就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和促进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健康发展;加大对失业人员的就业教育培训,提高职业介绍成功率;继续关注“双困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安置工作,安置率要达到100%。完善就业与救助双向联动机制,以促进就业来提高社会救助效果。

  3、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按照区政府打造“社区生活综合服务圈”的工作要求,对现有的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依托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为载体,探索、建立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和社会化运营机制,构建起相互依托、相互联动的社区服务资源网络,不断提高社区资源利用率,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服务。加大对“中心”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实现接待人员由“专科”向“全科”的转变。继续以民间组织服务中心为枢纽,形成更为全面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凝聚、保护好民间组织参与社区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的力度,不断提高社区民间组织在居家养老、慈善捐助、市容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服务力度和水平。

  (四)启动乐居长寿工程,建设环境友好的“民怡”有机生态。

  1、强化市容环境管理。以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为契机,大力开展社区环境的有机再造,深化社区管理长效机制。重点完善市容环境执法联动机制和社区群众、社区单位参与管理机制,切实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对证经营、违法搭建、乱设摊、乱招贴等疑难顽症的处置力度。充分发挥社区各方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2、优化小区生活环境质量。积极实施“万家乐居”项目,按照市、区政府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旧房综合整治、三年二次供水改造、高楼解危和卫生设施成套改造等实事工程,进一步加大违章搭建拆除力度。加强物业管理,改善小区环境,合理解决小区中“多头管理”的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和业主的合法正当权益。

  3、落实健康社区创建目标。以弘扬“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为引领,稳步推进“健康社区”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建成1—2个健康小区,健康知识普及率达到市、区有关标准。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不断健全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继续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教育,推行“五个人人”活动,发挥红十字卫生站的作用。做实落实好防汛防台工作,建立抗击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机制。巩固上海市扬尘污染防治社区和上海市无燃煤社区创建成果,全力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提高社区居民居住环境质量。

  (五)有效推进平安工程,打造“民安”的社区防范体系

  1、完善维稳机制建设。建立和健全社区稳定的信息反馈机制,在街道、居委会、楼组长三级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在群众团队、社区单位和两新组织中建立信息员,优化矛盾化解机制、合理发挥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确保各重要节点及敏感时期的社会稳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落实司法信访窗口的各项工作,完善信访接待流程,落实预案、预警机制和领导接访制度,及时把握上访对象和重点对象的动态变化,提高来信、来访的结案率,积极化解各类矛盾,防止发生影响大局的事件,确保社会治安处于可控状态。

  2、加强社区安全防范管理。探索安全小区创建的新机制,完善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通过人防、技防等多种手段,保持社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八类”刑事案件万人发案率等主要社会治安评价指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整合居委、公安、物业和有关单位的力量,建立覆盖全社区的滚动排查机制、完善治安问题发现机制、推进治安综合治理评估分析机制,定期分析社区各类不稳定因素,重点做好治安复杂地区的整治工作。

  3、优化外来人员管理。认真开展房屋租赁和外来人员情况排摸登记,进居住证办理和“群租”整治工作;针对外来人员的需求提供人性化服务,切实增强外来人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加强外来人员法制培训,增强外来人员法治意识,建立和完善有综合办负责协调,整合各科室力量参与,派出所、居委会、外口协管员具体实施的长效管理机制。

  (六)发挥品牌文化优势,营造雅俗共赏的“民乐”社区文化氛围

  1、深化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深入贯彻《上海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对加强文明小区等创建工作,继续开展交通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志愿者参加文明路口服务工作,努力将长寿路段创建为全区第一条标志性文明路段;整合社区单位资源、调动社区单位积极性,加强文明单位、文明楼宇创建活动。

  2、加强学习型社区创建。充分整合社区学校及各分校的资源优势,开展“终身学习”工程。不断加强社区与学校的合作,整合一批社区教育活动基地,将学校资源向社区居民有序开放,构建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社区终身教育体系。

  3、提升群文科普活动品质。充分发挥长寿绿地的社区广场资源,以长寿共舞台“周周演”项目为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特色群文活动,不断增强群众团队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通过文化艺术的熏陶营造一个安定、祥和的社区发展大环境。加强科普设施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区科普网络,组织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做好200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工作。加强和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未成年人提供的良好成长环境。

  

  各位代表、同志们:

  2008年是长寿社区建设发展关键一年。面对和谐新长寿建设的艰巨任务,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同时,我们又对前途充满信心,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区共同参与下,众志成城,扎实工作,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创新中谋求突破,在整合中放大效能,努力开创长寿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局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