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这个小队不一般,它的名字里有革命先烈的印迹! ( 2022年09月26日 )       来源: 长寿路街道

人以地栖,地以人传,地名承载着乡愁记忆和寻根感怀,那些记载着红色故事的地名,在时代流转下有着别样魅力,更为拥有“红色基因”土地上的人们输送着生生不息的信念与动力,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寿“梯”台正红里居民区“第二梯队”。

地处“赤色沪西”,这片社区以顾正红烈士为名

普陀区素有“赤色沪西”美誉。阜丰福新面粉厂旧址(沪西战地服务团旧址)、上海总工会第四办事处遗址、申九“二·二”斗争纪念地点……遍布于苏河两岸的红色地标背后,记载的是一段又一段波澜壮阔的工人运动史。回溯历史,一个名字至今仍被人们铭记,他就是顾正红。

0927_173344_892.png

位于澳门路300号的顾正红纪念馆

1925年5月15日,为粉碎日本资本家制造各厂工人之间矛盾的罪恶阴谋,工人阶级中的革命志士顾正红带领工友们进厂作坚决斗争,他不怕敌人的砍刀、子弹,始终冲在最前列。5月17日,顾正红因重伤不治牺牲,年仅20岁。随后,以顾正红牺牲为导火索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震撼华夏大地,他的英名同“五卅运动”一起永载中国革命史册。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区进行了一轮大规模的地名、路名更替。195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应市总工会以及广大市民群众的要求,同意将顾正红生前曾居住过的昌化路994弄由“东京里”(取自越南城市河内的旧称东京)改名为“正红里”,以示对这位革命英烈的永久纪念。

0927_173403_500.png

正红里小区:昌华路994弄

时光荏苒,正红里之名已从一条弄堂扩展为一整片居民区。目前,正红里居民区下辖昌化路994弄(正红里小区),昌化路977弄,江宁路1306弄12号燕兴大厦,富力花园,澳门新苑五个小区,总户数1190户,常住人口2432人。

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社区中的和睦之气、互助之谊、友爱之情随着旧区改造、文明城区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等一桩桩大事的成功开展而持续升温。

直面“疫情漩涡”,新老“正红人”彰显英雄气概

时间来到2022年初春,新冠疫情突袭申城。身在正红里这片区域中的人们如同赋以其名的先辈顾正红一样挺身而出,他们与悄无声息的病毒开展着一场又一场坚决斗争。

0927_173537_295.png

正红里临时居委会班子成员和志愿者们

1、临危受命的“新正红人”

4月初,浦西区域刚进入静态化防控状态,作为战疫中枢的正红里居委会却遇上了大麻烦——社区干部有的被封控在家出不来,有的因染疫倒在了岗位上……就在居委班子即将出现“真空”状态的危急时刻,由王俊杰、钟伯进、潘翔、陈悦乐等多名区级机关志愿者、街道工作人员组成的临时居委会及时顶上,他们以“新正红人”的身份牢牢护住了基层堡垒的正常运转。

0927_173621_721.png

战疫中的潘翔

“抗疫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急行军,必须集众人之力、众人之智一起跑赢时间、跑赢病毒!”区级机关干部潘翔是一名退役军人,曾是海军蛟龙突击队队员,身经百战的他深知,惟有依靠高效的团队协作,才能取得这场与疫情的遭遇战的胜利。

0927_173652_349.png

服役期间的潘翔

在与部队老首长、战友们通信时,潘翔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正在与新冠疫情奋战!在正红里我遇见了一批来自‘第二梯队’新战友,他们与我同样有着‘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信心与决心!”

2、迎难而上的“老正红人”

今年45岁的张华是土生土长的“老正红人”,他正是潘翔提及的“新战友”中的一员。在得知居委会人手紧缺的消息后,张华第一时间应招参与社区战疫,在他的熟人优势下,不久后一支百余人规模的“第二梯队”迅速集结成军,他也被推选为梯队队长。

面对着诸如常规核酸和抗原检测任务、社区环境全面消杀、保供物资配送等一桩桩难题,新老“正红里人”携手出击,将痛点难点逐个击破。

0927_173743_737.png

搬运物资

随着阳性病人及密接者的不断攀升,正红里小区一度深陷“疫情旋涡”,为此转运成为了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压力当前,“第二梯队”与临时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民警等各路人马打好配合战——大家把告知转运信息、安抚居民情绪、清空楼道、安排行进路线、人员上车、小区及周边道路消杀等各个转运关键环节提前做好预案,以分秒必争争的高效行动力完成任务,减少对社区其他人群的感染风险。

0927_173818_841.png

志愿者为居民配药

抗击疫情除了要阻断病毒传播链,民生保障也是重要一环。基于此,“第二梯队”中的能人、达人们以专业实力为社区不断赋能。

当居民们在为网购蔬果“抢抢抢”不得而犯愁时,在正红里小区附近经营水果店的汪先生联系上了可靠的供应渠道,定期调拨蔬果向居民们平价供应。

大学教师李源则在关注心理健康“赛道”上精准发力。平日里热心关爱社区老伙伴的她在封控期间通过自身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与重疾患者开展“心连心、点对点”式的结对服务。

0927_173858_997.png

核酸采样

积攒“进步势能”,共谋疫后时代的社区发展

2022年的春天,上海的基层一线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这场高难度的大考,也让基层治理重新得到审视。在未来的社区治理中,如何让社区获得足够的支撑?面向社区的工作方式又如何转变提升?回答好这些问题,社区才能在平常时候有活力,关键时刻有定力。

曾深入基层一线支援抗疫的“蛟龙”潘翔,目前已成为正红里新一任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他说,对于每个社区来说,挑战不仅指向“战时”,更指向平时。当我们从极限状态逐渐回归日常,不时回望疫情这场大考带来的伤痛、及时进行富有逻辑的反思,将为未来社区治理提供宝贵的经验。

0927_174001_567.png

常态化核酸采样

“积攒‘进步势能’,才能更好地共谋疫后时代的社区发展。社区治理不是服务产品,而是基础设施。只有在社区被联结成一个整体的时候,在此之上才能建立更加专业、高效、持续的服务模式,社区养老体系、社区志愿者体系、社区防疫体系等等,都需要建立在有效的社区治理成果之上。”潘翔介绍。

下一步,正红里居民区将用好、盘活由战疫缔结而成的“第二梯队”资源力量,并吸纳传统社区志愿者圈外居民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设计更多符合年轻人、高文化阶层居民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项目,并注意通过组建活动团队等方式提高其组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