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长寿丨怀揣经世致用理想,他在综合整治第一线“反客为主” ( 2021年11月30日 )       来源: 长寿路街道


靠谱长寿·选调基层手记

2021年1月,长寿路街道来了一批市委办公厅选调生,为帮助选调生们尽快熟悉基层工作,基层实践中的第一年安排在街道。 在整个2021年,他们怀揣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居民区工作的懵懂,在岗位上展才华,在实干中察民情,和基层的同志们共同奋战在一线,也得到了难能可贵的实践经验。

1994年出生的张旻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和美国埃默里大学法学院。谈及为何踏上“选调”之路,表面严肃却拥有有趣灵魂的张旻说,他不想局限自己的视野,更不想给自己的未来设限。抱着经世致用的期待,他带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与青春活力,领到锻炼任务后就被安排到长寿街道管理办挂职锻炼。

张旻作为东新支路55弄综合整治办公室的重要成员,全程参与了小区的拆违整治工作。在社区拆违是城市基层管理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要挑战这项“最难任务”,将违建坚决拆除、还社区以良好形象,基层管理者需为之付出艰苦努力,考验着方方面面的智慧——没些真本事、硬功夫可真不行。

看客

来到长寿路街道伊始,我先是在梅芳里居民区帮忙,今年3月初,我“应约”来到了社情民情完全不一样的永定新村居民区,参与东新支路55弄小区的综合整治工作,到整治办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做好每日例会的会议记录和每天的整治日志。每天我拿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在这个拆违整治前哨站里做一个书生气十足的“文书”。但是,不甘寂寞的我却也想“上前线”,每次整治办老师要实地查看违建,我都会紧紧地跟在后头,学着如何认定违建;每次有居民来整治办反映诉求,我都会默默探出脑袋,学着如何与居民沟通;每次施工队和燃气公司上门施工,我都会悄悄站在一旁,学着整改施工的讲究。

在刚来到整治办的前两周,负责文书工作的我就是一个“看客”,每天有着海量的知识点和经验法等着我去学习、去消化。一件看似很简单的拆违整治工作,背后却蕴含着太多的道理,也有很多的风险点,往往可能会因一招不胜造成满盘皆输。通过多看、多听、多感受、多思考,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看客”。但默默学习的我总想着有天我也能真正参与到和违章户的沟通谈判中。

说客

随着拆违工作的推进,我的工作渐渐从幕后转到台前。带教老师带着我一起走访违章户、查勘违建,我开始接触拆违整治工作的核心——居民思想工作。原来,拆违,拆不是工作的终极目标,终极目标是“拆违不拆心”,好的思想工作做下来后,居民的违章配合着拆了,还能帮着一起做其他违章户的思想工作。遵纪守法、理念认同,才能避免违章现象死灰复燃。

和有情绪的违章户交谈普法,说实话,是有难度的。要用最短时间让对方停止争吵,并听得进自己的话,我将所学用在工作中。学生时代的辩论经验,让我在面对无理取闹的居民时丝毫没有怯场。对于存在多年的违建,居民们早已习惯成自然,已经模糊了错和对的界限。我索引法条做足功课,劝说违章户主动配合拆违,并鼓励其一起监督整个拆违工作。渐渐地,居民明白了“违法建筑没有任何法外空间”,拆违工作也因为“挂图上墙”等透明举措,得到居民的认可。

55弄小区近半居民家存在违建,这里的拆违就像打硬仗,每个人都努力扮演好自己在这场战斗中的角色。有时,我是“捧哏”的角色,在其他同志主谈时从旁协助,帮助居民更好地理解拆违方案;有时我是“逗哏”的角色,时常偶遇居民,并从旁观者的角度替居民分析利弊,劝说他们尽快配合拆违整治。

作为一名说客,有时也会碰一鼻子灰,碰到违章户的不理解是“日常”。但正是因为这种有血有肉的基层环境,让我锻炼出好心态,不生隔夜气的我,第二天依旧笑对居民。将心比心,居民之所以有情绪,是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苦衷和难处,只有换位思考,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根本难处,才能真正说服他们配合执法。我帮着居民一起了解帮困政策,申请医疗救助、申请经适房、廉租房,帮助他们走上合法解困之路。我们从剑拔弩张到成为朋友,这样的故事在这里一遍又一遍地发生,基层治理,关键在人。

侠客

拆违不拆心,为帮助居民尽早完成整治,恢复正常生活,整治办安排“代为整改”,并为需要迁移恢复水煤管线的居民提供惠民政策。施工阶段,每天有大量的违建户来找我们商量施工方案。在这过程中,我承担着安排工期和组织联络的工作。

每天上午同施工队一起上门,查看新开工情况;每天下午同市北燃气一起上门,查看并预约燃气管道改造;每天晚上制作第二天的施工表,确保各部门做好施工衔接。我每天穿梭于小区的各个楼栋、穿梭于居民家,每天上上下下的爬楼梯,经常会遇到熟悉的居民提问:“小张啊!你辛苦啦!又爬楼去哪家啊?”随着在楼道里穿梭的频率越来高,被居民们截胡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时不时有居民把我拉进家中向我咨询问题、提出诉求、表达不满。起初,我由于政策不熟悉有些小慌张,后来及时请教老法师学习政策,现在我已经能够解答疑问、提出方案、安抚情绪,及时回应居民。

最难忘的,莫过于攻坚拔钉阶段,我代表整治办带队上门进行最后一轮告知的情景。整治办同志们的“无奈”,违建居民的“无赖”,在这里,法理与人情激烈交锋。曾有一位违建居民,“砰”得一声推开整改办大门,声势浩大、张牙舞爪地大声斥责我们拆违不公平,扬言要做不理智的事情。怎奈当时整个办公室就我一个人,短暂的忐忑不安后,我立刻站起身严肃地告诉他,我们的所有工作都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也请他自己不要逾越法律的红线。一边严肃呵斥他的不理智,一边安抚他坐下,顺手递上一瓶水,沉住性子,耐心地对照着图纸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解答他脑中的疑惑,按照政策一次又一次地打消他心中的顾虑。工作到极致,当看到他情不自禁地微微点了点头,我知道经此一役,人心已经争取过来了。

3月至今,近9个月在整治办的锻炼,让我快速成长。面对特地来找我要求单独谈话的居民,我已能沉着应对。违章户能否尽快配合,取决于思想工作做的怎么样。一户一户面谈,少则半小时,多则3小时,一次不行,反复上门约谈,最开心的事情是本以为要强制执行的5户工作做通,让我在辛苦中体会到了“甜”,感受到了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穿梭在楼道里、忙碌在工地上、坐镇在整治办里,仿佛自己如同侠客一般,为居民搭起一座座沟通的桥梁。

过客?家人!

对于居住在55弄小区的居民而言,我不过是个匆匆的“过客”,但我却对这个小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更多了一份“家人”般的羁绊。每天上下班,一走进小区,就不断会有居民跟我打招呼,“小张!你来啦!噢哟,你辛苦咯!昨天看到你在加班,身体当心哦!”“小张啊!你上班啦?早饭吃过了伐?”如亲人般的关心问候,让我对这个小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在拆违的工作中,遇到一位外地阿姨因生活压力过大,在我面前抱头痛哭,我也心里也跟着很难受,答应她在拆违过后一定帮她联系相关部门,查询相关帮困政策,能帮尽帮。慢慢的,很多已经完成拆违整治的居民还会特地来找我,居民来找我的事情也不再局限于拆违整治,甚至会询问我管道修缮、医保、经适房等问题。居民也知道这些问题不在我的职责之内,但依旧会因为信任而来询问我。能够成为居民需要的人,听到居民的一声谢谢,也是一种幸福。

在这里,整治办王海军主任是我的老师,他让我明白什么是严守底线,什么是过硬作风;在这里,居委会龚顺美书记是我的老师,她教会我怎么区分轻重缓急,怎么做到疏堵结合;在这里,小区居民是我的老师,他们跟我分享人生经验和生活态度,让我看到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张旻与王海军

张旻与龚顺美

我想作为一名“过客”,我在55弄小区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但作为一名“家人”,我对55弄小区的牵挂却是无限的。我相信,55弄小区在不久的将来,必将焕然一新。

不久后,我将如“游子”般离开55弄小区,结束我为期一整年的居村挂职锻炼生涯。但我想,之后我一定会常常“回家看看”,与老朋友们相聚,与新景致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