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文艺“夫妻档”:有一种浪漫,叫彼此陪伴,并肩前行 ( 2021年09月23日 )       来源: 长风街道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这是大渡河路95弄居民区老党员蔡盛华对自己晚年生活的评价。

93年退休至今,89岁的蔡盛华一直与书报为伴。“学无止境,不进则退。即便现在要拿放大镜来看书看报,我也依旧坚持每天学习,家人也全都被我带动起来。”蔡盛华笑着说道。

是什么原因让蔡老如此热爱学习呢?原来,蔡盛华在年轻时只是纺织厂的一名普通文教干事,读书对于他们而言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后来他因良好的工作表现被单位推荐到纺织大学脱产学习,文化水平才由此有所提高。

“当时这个名额是非常有限的,也正是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美好,倍加珍惜学习的时光。”蔡老说,“退休以后,每天早上我会和老伴一起去公园锻炼,剩余的时间除了吃饭休息就是读书看报写文章。”

多年来,蔡盛华的文章屡屡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他还积极参与征文演讲和智力竞赛等活动,并屡屡获奖。随意翻开一本手稿,清晰工整的字迹令人惊叹,难以想象这些手稿都出自一位耄耋老人之手。“我不会用电脑,稿件只能用手写,给你们看的都是终稿了,草稿太乱了,就不展示了。”蔡老不好意思地说道。

微信图片_20210924111145.jpg

每写一篇稿件,蔡盛华都要来来回回打七八次草稿,有时候一篇稿件要写半个多月才能完稿。为了让录入的人能看得清楚,蔡盛华会在所有草稿的基础上,再工工整整地誊写一遍。

有时候半夜灵感突发,蔡盛华会马上起床到写字台去,写完稿子再去睡觉。“他有强迫症,一定要写完才能安心。”一边的老伴张国俊笑着说。为了让蔡盛华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张国俊从来不让他做家务活,家里的大事小事都由张老一人承包。

受到老伴学习热情的影响,张国俊也加入了读书看报的行列。在世博会期间,张国俊为上海世博写了一篇赞颂的文章,被市媒录用表扬,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总是说我学习认真,她一学起来,比我还努力呢。”蔡盛华笑着调侃道。

在社区里,说起侨眷蔡盛华、张国俊夫妇几乎无人不知。“勤学苦练、必有硕果”“老有所为、无私奉献”......不同人的口中,总会从不同角度给予老夫妻赞誉。

微信图片_20210924111155.jpg

退休后的蔡盛华被选入大渡河路95弄党总支担任宣传委员,擅长书法和美术的他,一人包揽了居委会所有的黑板报和宣传稿。

每逢节假日,总是黑板报最忙碌的时候,这期间蔡盛华几乎不停歇地“泡”在居委会里。“他一忙起来就会忘记吃饭,我得时时刻刻在背后盯着他才行。”张国俊无奈地说道。

蔡盛华不仅带动家人不断学习,更把这种精神带进了社区。为丰富居民区内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使老有所乐、老有所为,2010年,在居委会的协助下,蔡盛华牵头组建了95弄居民区“夕阳红读书会",为广大老年读者搭建了一个学习互动交流的平台。

作为读书会的带头人,蔡盛华经常需要提前“备课”,将近期自学的国家政策、生活趣事、优秀文章等做成讲义,在读书会上和大家分享。“这些资料我都是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平台获取来的,一般都是手写摘抄,再做成讲义,经常2、3天都花在这上面。”蔡盛华笑着说道。

每月10日是读书会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大家在上午9点半都会准时来到居委会,风雨无阻。除了学习外,读书会成员还会结合小区事务进行讨论,积极为小区发展建言献策。

同时,蔡盛华又是区和街道多个部门的志愿者,他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前后曾获得两级政府颁发的“老有所为精英奖”,以及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蔡盛华在外的有所为,离不开张国俊主内的付出。自1951年结婚以来,二老已相伴七十余载,回忆着七十年来的风风雨雨,两人都感概颇深。

“我们曾经经历过很困难的生活,所以对于现在的幸福生活格外珍惜。对于子女,我们也经常教导他们,现在的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要好好铭记。”张国俊笑着说道。

两人结婚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默契,而让他们相守一生的秘诀便是尊重与包容。据蔡盛华回忆,当时,一大家子十几口人仅凭他俩每月微薄的工资来维持生计,可以说当时的日子实在是太艰苦了。

然而张国俊从未抱怨过,宁愿自己少吃点、穿旧点,也从未让老人孩子吃不饱穿不暖。凭着一双巧手,家里所有人的衣服、鞋、棉被等都是张国俊一人缝制。“我真的非常感谢我老伴,那时候我在外工作,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她一个人撑着度过,这么多年,她从未和我诉过苦。”蔡盛华眼睛里不禁泛起了泪光。

面对曾经的艰苦生活,他们彼此扶持一同度过,当幸福生活来临时,二老更是格外珍惜。现在的他们依旧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习惯,可当邻里、社区需要帮助时,他们总是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为此,蔡盛华家庭获得市、区、街道三级政府的多次嘉奖。

现在的他们是95弄居民区的模范夫妻,看着二人手挽手从外面买菜回来,大家总免不了感叹:“这么多年了,你们的感情可真好,真让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