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融合共治!曹杨这样打造“枫桥经验”市域样板,探索城市更新新模式

2023-03-21 14∶03 来源: 曹杨街道

2019年至2021年期间,曹杨一村1499户居民全部完成了旧住房成套改造。期间,曹杨新村街道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全过程融合共治” 的市域社会治理模式创新。

2019年至2021年期间,曹杨一村1499户居民全部完成了旧住房成套改造。期间,曹杨新村街道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全过程融合共治” 的市域社会治理模式创新。

这一模式彰显了为民导向下法治、德治与自治相结合,协同治理、情感治理与数字治理相整合,党政、市场与社会治理主体相融合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通过充分发挥全过程民主协商与参与式治理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独特优势,为全国城市老旧工人社区更新改造贡献“曹杨模式”,助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市域样板。

改造前融合共治 助力群众共识凝聚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延伸触角深入群众

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网络构建与机制创新,提出了“‘三旧’改造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党建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理念,保障旧房改造顺利推进。

一是优化组织设置 ,密切联系群众。创新成套改造“临时党委+临时党支部”组织设置,成立了成套改造临时党委、临时党支部两级党组织,组建多支党员突击队。

二是整合党政治理资源,下沉基层注入领导力。配强人员力量,抽调街道内外精干的后备干部、年轻同志与老书记、“老法师”组团下沉基地,全脱产开展工作为成套改造注入“强心剂”。

历史资源助力治理

规划先行凝聚共识

通过规划先行凝聚共识,街道积极营造民主协商与民主决策良好氛围,探索保护性改造方案,在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之间寻求平衡。

一方面,突出历史风貌保护和传承。完整保留“邻里单元”布局设计理念、扇形行列式分布的规划特色以及空间肌理。

另一方面,切实改善居民生活条件。通过优化规划设计,为每户居民增加约8平方米的独立厨卫空间。

巧用情感治理资源

探索民主协商机制

一是探索情感治理驱动的基层民主协商机制。街道充分利用社区丰富的情感治理资源,通过“打感情牌”等治理策略积极营造改造工作“氛围”,激发群众情感共鸣。

二是探索 “一户一策 ”工作方法的基层民主协商机制。街道积极探索并创新“一户一档”和“一户一方案”群众工作方法,以此保障每户居民合理诉求都能得到解决,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有机平衡。

改造中融合共治

助推群众矛盾化解

为满足更新改造中群众的个性化需求,街道有机嵌入市场治理资源,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良性互动,创新群众工作方法。

一是创新 “一户一图纸 ” 工作机制。向市场引入一支优质设计师团队,根据近1500户居民房间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为每家每户提供个性化、精细化设计方案,后续环节按照图纸施工、执行。

二是开设惠民市集,提供装修设计服务。联合上海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引入8家装饰装修企业现场服务,为居民提供旧房改造完成后的家居装修方案和“惠民套餐”。

三是打造“为你找房”项目。街道与中介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优先提供短期租借房源,并减免中介费用,实现找房无忧。

创新民主协商机制

激发基层自治活力

街道不断创新民主协商机制和运行平台,让居民“唱主角”,全过程参与成套改造。

一是积极搭建“红色议事厅”平台 ,发挥其民主协商功能,将难点问题作为民主协商的重要议题,并转化为“事和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同心成套改造助力团”等自治项目,持续激发基层社区自治活力。

二是发挥社区骨干在民主协商中的“ 公共领导力”作用,积极挖掘社区中的党员骨干、群众骨干,加入成套改造工作组,发挥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优势。

推动高效协同治理

创新矛盾联调机制

街道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过程中,注重通过推动高效的部门间协同治理,助力社区更新改造中的群众矛盾化解。

一是创新“ 2+3 ”社会矛盾联调联处工作机制。通过建立街道、居民区两级调委会,探索三所联动(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创新多元治理主体融合共治的高效协同机制。

二是创新多元社会治理资源的整合机制。组建“红色搬家先锋队”,由区域单位青年党团员等为改造中有需要的居民义务搬家;设置“临时仓库”,整合区域单位资源,免费提供临时存储大件家具场地,实现过渡无忧。

改造后融合共治

保障居民当家作主

整合数字治理资源

强化技术为民导向

在改造后的公共空间治理与居民生活品质提升过程中,街道重视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VR、5G等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满足居民高品质生活需求的独特优势。

二是对社区公共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在不改变外部形态的情况下,围绕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增加数字化、智能化设施投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城市更新的趋势和方向。

促进法治自治结合

扩大有序政治参与

街道通过促进法治与居民自治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出一系列旨在提升民众参与社区事务治理意愿的工作方法。

一是推动居民参与立法征询。依托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街道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累计开展68场立法征询活动,先后进行了27部法规草案的立法征询工作,参与人数逾千人,提出意见建议495条,被采纳123条,在全市25个立法联系点中名列第一。

二是发动居民参与人民建议征集。街道全力构建“一心、三片、廿点”的“家门口”人民建议征集点,通过定期发布人民建议征集主题、在人流密集场所设置建议邮筒、街道班子领导大走访等形式听取社区群众在社区治理方面的真知灼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推进人民建议转化工作,让“金点子”变为推动社区治理的“金钥匙”。例如,牵头建设“曹杨幸福饭堂·桐柏院”和“人民城市客厅·幸福餐吧”,解决社区老人助餐服务问题;听取曹杨新村居民“利用公共空间增加充电桩”的意见后,房屋中介门口、居民小区两侧、银行网点周边,“花坛式”充电桩悄然出现。

促进社区安全治理

保障弱势群众利益

在社区改造后的常态治理时期,街道积极探索将社区安全治理创新作为社区弱势群体切身利益的重要保障。

通过“六防”工作机制创新(防火、防盗、防电信网络诈骗、防预付费陷阱、防个人极端、防非法居住),守牢社区安全底线。

通过“360”反诈系统拦截不安全小程序,编写录制反诈短音频,重点关注反复推送高风险潜在被害人,第二轮回访的上门见面率达100%。

曹杨一村的蝶变之路,以100%改造签约率、100%改造成功率、100%改造美化率,为超大城市旧区改造的精细化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实践案例与成功样板。

在这过程中,街道积极在改造前、改造中和改造后的全流程持续创新群众工作方式,全过程践行基层人民民主协商理念,并初步探索出一种“全过程融合共治 ” 的市域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为全国城市老旧工人社区更新改造贡献“曹杨经验”,助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普陀样板。

接下来,枫桥路上的“曹杨经验”将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康庄大道上不断前进,持续擦亮全过程融合共治在城市更新时代下社会治理创新中的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