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靠谱】带教育才、传经送宝、接续传承!曹杨的这位“大梁”带出社区治理“栋梁”

2022-09-27 14∶09 来源: 曹杨街道

“上面千根线,社区一根针”是社区工作的真实写照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就是这关键的“穿针引线”人

如何让“穿针”人练就扎实的“引线”本领,普陀区依托“大梁带小梁”书记工作室,加强居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发挥书记传帮带作用,培育一批优秀“小梁”挑起社区“大梁”。曹杨新村街道“大梁”书记朱爱琴和“小梁”书记杨磊就是一对书记“师徒”。

“老书记,我们居委现在都是80后、90后的一批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经验也比较有限,像我才做书记一年多,我也正在摸索如何当好‘当家人’,您有什么心得吗?”

在曹杨新村街道南梅园居委会的会议室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磊正在向“大梁”书记朱爱琴“取经”。

作为80后的社区“当家人”,杨磊心里一直有些忐忑,好在朱爱琴及时从旁指导,让她心定不少。

“火车为啥跑得快,全靠车头努力带。”朱爱琴打了个比喻,“你要发挥好火车头的作用,事事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去做,这样大家才会跟着你干。” 朱爱琴深入浅出地指点着“小梁”书记。

80后的杨磊从事社区工作已经有三年多了,从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走上居民区“当家人”岗位,她觉得自己肩负的使命更重了。“一年多前刚刚成为书记,我压力很大,最担心的就是本领恐慌。”

杨磊的担心也是不少“小梁”书记的担心,不过以“大梁”朱爱琴为首的退休老书记驻室带教,为“小梁”们扛起社区治理的“大梁”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一直注重居民区书记队伍建设,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成立曹杨薪火书记工作室,进一步发挥优秀的退休老书记在‘传、帮、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曹杨新村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曹杨新村街道搭建了“线上”+“线下”平台,线下通过集中轮训、实地走访、书记沙龙等形式开展带教,有的放矢培育年轻、新任书记积累工作经验,快速成长。

“老书记不仅对我们的求助有求必应,言传身教工作经验,还将他们对社区的热爱,以及为人民服务的热情都传递给我们,加深了我们与社区、与居民的感情。”

从事二十多年社区工作的朱爱琴,看着充满活力和干劲的“小梁”书记们,欣慰不已。

“这些8090的年轻书记,是新时代社区治理的中坚力量,我能做的就是倾囊相授,让他们快快成长。”朱爱琴将自己总结的12字社区工作法,传授给了杨磊。“找角色、沉下心、迈开步、走进门,实际上就是要多接近老百姓,多听取民意,老百姓有什么需求,居委会就要为他们提供服务。”朱爱琴说,“‘小梁’书记不仅学得快,还举一反三,在实践中自我成长。”

梅花园大门口居民楼的一体化雨棚改造就是杨磊接任书记之后第一个着手推进的难题。由于这排居民楼对着小区大门,居民戏称这是小区的门面“担当”。可楼门口的雨棚有的年久失修,整体看起来不美观,也存在安全隐患。

在街道的支持下,居委会推进了一体化雨棚改造项目。不过有些居民提出了异议。“费用谁负责,一体化雨棚不好怎么办等等。”朱爱琴告诉杨磊,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书记要冲在一线。杨磊就带着居委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和设计方多次上门听取居民意见,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终于啃下了这个“硬骨头”。如今,看着居民在美观的一体化雨棚下闲聊散步,杨磊的心里自豪不已。

近年来,曹杨新村街道通过“大梁带小梁”,聚焦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着眼队伍年轻化、管理规范化、培训专业化,通过“优结构、提素质、激活力”,不断提升书记队伍整体素质。在实训实练、共享共学、真抓实干中,一批又一批的“小梁”成为社区治理中的“栋梁”。

下一步,曹杨新村街道将在巩固现有工作基础上,聚焦“小梁挑大梁”PLUS计划,持续优化集中式培训,打造书记蓄能充电的“加油站”;完善补缺式选训,打造联系服务群众的“全科人”;实施基地式教学,打造优秀书记孕育的“孵化园”;健全手把手督训,打造年轻书记成长的“大学堂”;实施动态式调整,打造孵化典型的“培育器”,真正推动越来越多的“小梁”书记挑起社区“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