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立法点设在工人新村,“人民当家作主”有了法治保障!

2022-06-27 09∶06 来源: 曹杨街道

曹杨新村是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虽然这里房龄普遍较老,但得益于便捷交通。各种生活设施完善,房租相对合适,不少在中心城区上班的年轻白领喜欢租住于此。

随着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年轻人眼中性价比较高的合租房却给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风险隐患……

近期,依托于社区内的曹杨新村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一项调研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会今年立法计划,住房租赁条例的立新废旧被提上了日程。“我们要把调研中提炼出的‘问题清单’反馈上去。”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春辉说道。

在这里,七十年来,“人民当家作主”的火热实践贯穿其间。如今,立法点开进居民区,信息采集点覆盖每个居委会,“小巷总理”成了信息员,广大居民群众在一场场秉持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立法调研、交流等实践中,学会了如何反映情况、表达诉求,如何科学建议,将民心民声原汁原味地反馈至立法机关。

“人民呼声”迅速转化为立法项目

随着立法联系点功能进一步拓展,民意体现不止于“立法中”“立法后”,也不断向“立法前”延伸。

经济社会发展,房屋租赁需求不断变化。然而,许多新兴租赁模式隐藏着风险点,亟需法律予以规制。

此次调研中,曹杨新村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络员周阮文发现,虽然合租房不属于群租性质,但因其流动性大,较难管理。譬如,有企业以单位名义整租房屋作为值班宿舍,人员每日轮换,很难动态核实人员信息。

调研中,结合各方意见,立法点提出建议:应该界定房东、承租人等各方主体的职责,最好还能明确相应处罚措施。

不只是房屋租赁,该立法点还将视线瞄准了基层社区治理中的“硬骨头”——住宅小区综合管理。

商品房、老公房、动迁房……超大城市里,用“千房千面”来形容类型多样的居民区,一点儿不为过。想用一部法规厘清社区内“三驾马车”的权责,也十分考验立法智慧。

此前,市人大向各基层立法点征集立法项目意见,周阮文代表社区居民发言。结合老工人新村的实际情况,他提出:“希望考虑为住宅小区综合管理立法。”没想到,今年立法项目计划中,该项目赫然在列,这让大家信心倍增。

在周阮文看来,基层立法点深入参与立法项目选择,能让法律法规在立法前就更贴近民心民意,也让有限的立法资源用在刀刃上。

从小雨篷到充电桩,一户一策调解

从立法的“敏感度”到民生的“感知度”,其背后正是丰富实践中“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完善的民意征集机制。借由一次次敞开心扉、直抒胸臆的座谈会,“呼声能被听到、建议会被采纳”。

初夏的上海,雨水丰沛、阴晴无定。豆大雨点密密麻麻落向红色雨篷,成为好听的“鼓点”。在曹杨新村,即便是这顶不起眼的小雨篷,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结出的硕果。

作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曹杨新村留存着特殊历史记忆。然而,居住于此的人们却过着逼仄生活。厨卫合用、嘎吱作响的木质楼梯,让老房渐失光彩,改造势在必行。

最初的设计图纸里,设计师还原了上世纪50年代的建筑原貌。鹅黄色拉毛涂装、屋顶的砖红色瓦片……都照着记忆中模样“一比一”重现,却也忽略了居民们的一些现实需求。

作为信息员的“小巷总理”施云霞收到一箩筐“需求单”。能否装个雨篷、安个晾衣杆?能否加个充电桩?看似不起眼,却实实在在影响着居民的幸福感。

趁着此前《上海市促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条例》意见征询这一契机,该基层立法点将座谈会开进了正在改造中的曹杨一村。

透明公开的对话中,居民们逐渐吐露心声:有人觉得家里刚装修完,推翻重来有些“吃亏”;有人说家里人口多,怕改造后还是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一场谈论下来,大家自己“咂摸”出了老房改造过程中矛盾纠纷的解决机制,纷纷建议:借助立法点“智囊团”资源,搭建起共商共议平台,推动矛盾纠纷在“众人商众人议”中妥善解决。

建议有了,对策也“齐活”。针对雨篷、充电桩等共性需求,社区“集单处理”,确保整体风貌协调一致。以充电桩为例,每幢楼门口腾挪出空间加装三个充电位,居民在家门口轮次充电。设计师们实行“一房一方案”,保留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也尽可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这就是将立法信息采集点设在居委会的好处,让法规法条在诞生之前就具备了可操作性和生命力。”施云霞说。

如今在曹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和实践已经深深植入这片社区的肌理,化为居民生活的日常。有效推动征集到的人民建议,转化为立法建议“金智库” ,转化为社区治理“金点子”,转化为基层协商制度“金钥匙”,转化为民心实事“金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