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靠谱】曹杨新村居民入住7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这些珍贵的历史影像你见过吗?

2022-06-24 09∶06 来源: 曹杨街道

2022625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跟随历史资料和珍贵影像一起回顾曹杨新村的“前世今生”吧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最大的产业工人聚集地。

解放前,上海有规模的工厂大都分布在黄浦江边或者苏州河畔。工人们依厂而居,居住条件都很差。

比如在普陀区,由潭子湾、朱家湾、潘家湾和药水弄组成的“三湾一弄”,遍地都是用毛竹和茅草搭成的棚户,七八尺见方,低头进屋,房潮地湿,一关门只有从缝隙或屋顶破洞中射进点亮光,连水电等最起码的生活设施都没有,人称“滚地龙”。

人要爬着进出,里面没有桌椅床铺,只有稻草、芦席和破棉絮组成的地铺。就是这样狭小得无法转身的地方,经常要挤上五六口人。

1949年的统计,全市人均居住面积为3.9平方米,但在劳动人民聚居的普陀区,每人平均居住面积不足2平方米,最低的还不到1平方米,这就是解放前劳动人民的居住条件。

1949528日,上海解放了,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19513月,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根据毛泽东主席“必须有计划地建筑新房,修理旧房,满足人民的需要”的指示,确定普陀区为重点试验区,以取得贯彻“为工人阶级服务的市政建设方针”的经验,并组织工作组到普陀区帮助工作。

市政府工作组市政建设小组重点调查研究了“旧有工房之整修及新建工房问题”,于195146日提交了《普陀区重点市政建设计划草案》,明确提出:“为工人阶级服务,必须首先在工人居住问题上有步骤地给予适当解决”。

关于工人住宅的建设地点,他们实地考察了浜北王家弄等5个地方,其中中山北路北、曹杨路两侧比较理想。该地是大片农田,可利用的土地达3000亩,距离普陀区的“大自鸣钟”(长寿路、西康路口)一带工厂仅4公里,且可隔离工厂煤灰烟尘影响,环境好。

关于工人住宅的建筑标准,他们先后察看了普陀区、杨浦区内的锦绣里、东京里、南英华里的里弄住宅和几家纺织厂的15处老工房,建议既要在原有水平上提高一步,又要使今后工厂企业建设住宅能跟随得上,以简单朴素、实用为原则,附带建筑必需的公共设施,环境要整齐清洁。

该建设计划草案经征求中共普陀区委意见后,即报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汉年建议中共上海市委专题讨论。市委随即批示:“一切可能解决的问题,必须马上予以解决。”

上海市人民政府于是成立“普陀区市政工程建设执行委员会”,由市工务局局长赵祖康兼任主任委员,市市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叶进明和其他市有关部门领导为委员,主持曹杨路工人住宅和长寿路桥的建设工程。

1951710日,普陀区市政工程建设执行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确定建造1000户工人住宅(后实际建造1002户)。包括房屋、道路、沟渠、征地拆迁和公共建筑等全部费用,概算为325万元。建设资金采取分流的办法,房屋、公共建筑及室外附属工程,由市财政投资,在公共房屋管理处的公共房屋租金中拨付;城市公用事业的建设费用由各有关单位投资。1951728日,市政府将“曹杨路工人住宅列入年度计划”,报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曹杨新村(一期)工人住宅设计,由上海都市计划研究委员会和公共房屋管理处具体负责,他们及时提出初步设计模型;由市工务局等单位邀集工人代表座谈,最后确定建筑式样和设备标准;土地测量由市地政局办理,其范围东至曹杨路,南至杜家宅,西至杏堤路,北至俞家弄前浜;征地动迁工作由真如区人民政府负责,需征用土地225亩,动迁菜农369户;房屋建筑由市营建筑工程公司承担。

1951916日曹杨新村(一村)工人住宅建设项目开工,参加建筑施工的有市营建筑工程公司工人、建筑工会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技术班学员,最多时达5000多人。19524月,全部竣工。

曹杨新村(一村)工人住宅,是砖木结构,二层楼房,计48幢、167个单元,面积共达32366平方米。多户合用灶间、卫生设备。房屋总高度为6米,房屋前后间距13米,为房高的2.17倍,冬季室内有充分阳光。

房屋采用行列式布置,组成3个街坊,结合地形特点,照顾朝向,顺着河流与道路的走向,由梯形向扇形变换,使沿路景色丰富而有节奏。主要路宽21米,支路宽12米,沟渠雨水合流,污水自化粪池排出,再入雨水沟管内。

让我们跟随以下时间轴了解曹杨新村在上世纪5060年代的发展变化

19525月,曹杨新村第一期工程竣工,称曹杨一村。

1952625日,曹杨新村(一村)迎来了第一批住户。其中,纺织厂的劳动模范居多。

1952625日,上海私营鼎鑫纱厂有六位先进生产者和家属搬入曹杨新村居住,搬家的大卡车慢慢向前开动,他们压不住兴奋愉快的心情,向欢送的工人弟兄挥手招呼。

1952625日上午11时,先进生产者第一批114家在热烈的掌声中搬进了曹杨新村。

鼎鑫纱厂女工王小妹,几十年来一直住在苏州河畔的一间破草房里。王小妹这次被评定搬入曹杨新村居住,分住了一间又漂亮又合适的洋房,她和邻居谈着新居的生活,感激地说:“没有毛主席的领导,我们一辈子也住不上这种洋房。”

搬入曹杨一村后,王小妹搀着孩子,和邻居们在园子里散步。

1952629日,市人民政府在曹杨新村举行庆祝大会。潘汉年副市长到会祝贺。

1952815日,曹杨新村第二期工程动工,相继建设曹杨二、三、四、五、六村,19537月建成,属当时全市兴建的“二万户型”2层楼公房的一部分。

19561958年,继续在新村外围扩建,并在铁路西侧辟建七村,还在新村中心适当增建了一些公共建筑,使新村达到基本建成的目标。

曹杨新村自建成之日起,就十分注重新村配套设施的建设。

1952625日 上海第一家工人新村商业网点---曹杨新村工人消费合作社(曹杨商场前身)在兰溪路165号成立。

1952527日,为了让曹杨新村的工人有便利的交通工具,上海市人民政府开辟了连接长寿路、曹杨新村、真如车站的56路公共汽车。

曹杨新村还有很大的公共浴室供工人们洗澡。

19528月,曹杨新村第一小学在棠浦路50号创办,这是上海第一所工人新村小学。同年11月,曹杨新村第一幼儿园在曹杨一村棠浦路50号创办,是上海第一所工人新村幼儿园。

19548月,曹杨二中创办,该校在1978年被列为市重点中学。1989413日,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曾视察曹杨二中。

195451日,曹杨新村公园对外开放。

195710月,普陀医院在曹杨二村100号(今兰溪路164号)建成开业,该医院占地2.4万平方,床位586张,有医技人员719人。19633月改名为普陀中心医院。

195912月,曹杨电影院动工兴建,196061日建成。

此外曹杨新村还在1952年至1960年代初设立了邮局、银行、公共食堂老虎灶等配套设施

这里还有一组照片记录下了曹杨新村的居民在上世纪50年代的生活、学习、工作

曹杨新村的兴建提高了工人当家做主人的意识宣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此,曹杨新村自刚刚建造时就吸引了无数国内外人士前来参观被誉为“民间大使”

扩建、兴修、改造……

曹杨新村的居住条件始终在稳步提升

1977年又征地新建了曹杨九村,建有混合结构五层楼住宅6幢、六层楼住宅16幢。至1995年底,曹杨新村共占地180公顷,建有多层、高层住宅和配套设施的面积共达169.78万平方米。

70多年来曹杨新村获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

2002年,曹杨新村被国家文明办、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创建文明社区示范点。

但在岁月的洗礼中曹杨新村的住房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逼仄的房间、狭小的走道公用的厨卫、密布的电线……

于是,一场全面改造开始了

昔日的“劳模新村”是当时最好的工人住宅如今,改造后的曹杨新村已经成为新时代智能化小区新一代的“曹杨人”将在这里续写“曹杨故事”“曹杨精神”发扬光大